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龙虎山有三大特色:第一是中国道教的发祥地;第二是春秋悬棺的“千古之谜”;第三就是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的丹霞地貌。
2010年8月,在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捆绑申报的“中国丹霞”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被正式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而在“捆绑”申报的名单中,江西龙虎山(包括龟峰)首当其冲,另外还有福建泰宁、湖南莨山、广东丹霞山、浙江江郎山、贵州赤水等一共六处。
龙虎山的山脉发育于距今一亿二千多万年的晚白垩纪到八千多万年前的第三纪,山体由暗红色砂岩、砂砾岩及泥页岩地层组成,在经历了长期的风化剥蚀和造山运动导致的地壳构成的变动后,逐渐形成了一种由卵石、砂粒胶结而成的奇峰秀崖,放眼望去:峰峦秀丽,洞谷幽奇,是非常典型的丹霞地貌。
如果用学术上的语言来描述丹霞地貌,那就是:“发育于侏罗纪到第三纪的厚层紫红色砂、砾岩层之上,沿垂直节理由水流侵蚀及风化剥落崩塌,形成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丹崖赤壁地貌。”
龙虎山的丹霞地貌被认为是研究地球演化进程的一部教科书:比如丹霞地貌分为幼年期、壮年期到老年期三个阶段,而龙虎山上可以找到全部的三种。又比如丹霞地貌的景观类型一共有26种,而在龙虎山你可以一下子找到24种!所以龙虎山不仅具有旅游观赏和美学鉴赏的价值,更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和科普价值。
当我们登上龙虎山,站立在龙虎山或龟峰的岩石之上时,我们仿佛跨越了时空,我们眼前看到的是瑰丽多姿的丹霞奇观,我们脚底踩着的却是经历了一亿二千多万年漫长演变的地质奇迹!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