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中的意动、使动、为动用法
(2017-03-15 10:42:11)
标签:
成语中的意动、使动、文化 |
分类: 作文与文字 |
成语中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以之为何”的意思,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一般可译为“认为......”“以......为......”等。
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鱼肉百姓:鱼肉:以……为鱼肉。
游戏人生
草菅人命——草菅:名词的意动用法,把……看作野草。例“其视杀人,若艾(同“刈”)草菅然。”(《汉书•贾谊传》)
幕天席地——幕、席:名词的意动用法,以天作幕,以地当席。例“幕天席地,纵意所如。”(晋•刘伶《酒德颂》)
妻梅子鹤——妻、子:名词的意动用法,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例“林处士妻梅子鹤,可称千古高风矣。”(清•徐釚《词苑丛谈》卷三)
师心自用——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心为师。例“见有闭门读书,师心自是,稠人广座,谬误差失者多矣。”(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安居乐业——安、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安,安定;以……为乐,喜爱,愉快。例“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汉书•货殖列传》)
兵贵神速——贵: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贵。例“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嘉言曰:‘兵贵神速。’”(《三国志•魏书•郭嘉传》)
不耻下问——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可耻。不以向身份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不远万里——远:形容词作意动词,以……为远。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梁惠王上》)
贵耳贱目——贵、贱: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贵、贱。重视传来的话,轻视亲眼看到的现实。比喻相信传说,不重视事实。例“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汉•张衡《东京赋》)
厚古薄今——厚、薄: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厚,推崇,重视;以……为薄,轻视,怠慢。例“夫尊古而卑今,学者之流也。”(《庄子•外物》)
先公后私——先、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先、后。例“忧公忘私者必不然,但先公后私即自办也。”(《三国志•魏志•杜恕传》)
幸灾乐祸——幸、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幸、为乐。以别人的灾难为幸,以别人的灾祸为乐。例“背施无亲,幸灾不仁。”(《左传•僖公十四年》)“今王子颓歌舞不倦,乐祸也。”(《左传•庄公二十年》)
羞与为伍——羞: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羞耻。例“逮桓灵之间,主政荒谬,国命委于阉寺,士子羞与为伍。”(《后汉书•党锢传》)
是古非今——是、非: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对、认为……不对。例“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汉书•元帝纪》)
重男轻女、重理轻文、不远万里、兵贵神速、安贫乐道、轻财好色。。。。。。
成语中的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实际上,它是以动宾的结构方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
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使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为动用法
为动用法表示“主语为宾语怎么样”。
谓语可以由动词形容词或活用的名词充当,例如:
(1)夫人将启之----夫人姜氏将为他们打开城门
(2)等死,死国可乎?----同样是死,为国家而死可以吗?
(3)祭祀必祝之----祝,祈祷,动词的为动用法,翻译为:为……祈祷
(4)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泣,为……哭泣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哀,为……而哀
(6)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丧,为……治丧
(7)文嬴请三帅。请三帅:替三帅请求
(8)邴夏御齐侯。御齐侯:给齐侯御(驾车)
(9)广陵太守陈登得病……佗脉之。脉,为……诊脉
(10)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死名:为了名而死。死利:为了利而死。
(11)君子死知己。死,为……而死 陶渊明《咏荆柯》
主谓倒装
主谓倒装也叫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例:甚矣,汝之不惠。 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这种句式为了强调谓语,表示强烈的感叹,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
悲哉,世也!(《工之侨献琴》) “美哉,我少年中国。”
正确语序为“我少年中国,美哉!”意思是:“我的少年中国,美丽啊。”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公子能为别人困难而急的地方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