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培养学生的养成教育(一)

(2016-12-20 19:24:32)
分类: 南寨小学

如何培养学生的养成教育(一)

    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是养成教育的具体体现,养成教育是终身的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

    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孩子年龄小,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但从总体上说,他们对常规的认识和领会不深刻、不彻底;动作行为不到位、不规范,所以是培养学生养成好习惯的关键时期。

    一、 提高认识,规范养成教育

    “知为先、行为后”。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首先应该让学生知道好习惯成就美好人生的道理,也就是从学生的认知特性出发,按照先入为主的规律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班纪、班规。如:上下楼梯靠右侧通行;不在楼道内大声说话;不在校园内奔跑、追逐;坚持课前一首歌;按要求做好课前准备;上课积极参加讨论;作业要及时完成、不欠帐;课余多看课外书籍;拓宽知识面等。注意让学生明确怎样做,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去做,使他们更清楚地知道什么对,什么不对。

    二、 强化训练,形成习惯

    百说不如一练,百炼成钢。有些行为习惯必须在强制性的训练下才能得以养成,也就是说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训练。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积年累月才能达到目的。平时发现表现不好的学生、经常被值周生扣分的学生,我们教师应该用一种正确的态度指出他们的不足,帮助他们及时纠正。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时,都表现出了极大的耐心,反复督促、绝不放松的态势,即使遇到学生出现了反复的情况也没有放弃和气馁,孜孜不倦的、不厌其烦的对他们进行教育和训练。久而久之,使学生化外来的强制性的行为转化为内在的自觉的一种行为习惯。

    三、 以身作则,引领养成教育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每一个行动都是给学生无言的教育。因为在小学生眼里,自己的老师是神圣的,永远是学生模仿和学习的对象,老师的举止经常渗透于学生的言行。

四、 建立家、校、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

    在养成教育工作中,可以说,学校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家庭教育是养成教育的第一课堂,社会是养成教育的第二课堂,更是养成教育成果的展演舞台。

    学校与家庭的结合,沟通家长和学校的情感。如让孩子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不让孩子沉溺于游戏和进游艺厅、让孩子学会自理、对来客要有礼貌、不乱花钱、不乱吃小食品等,在学校里老师严格要求和规范学生,学生放学回家后,明确告诉家长也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在不断督促和强化中,防止他们坏习惯的滋长。这样,家长和学校在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面就达成了共识、达到了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进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还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育和规范中,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力求做到:了解每一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赏识每一位学生。对于犯错的学生,不妨给他一把椅子,听他一次倾诉、给他一份关爱、送他一份宽容、给他一点理解、送他一份期待。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为学生的成功人生铺路。

 

南寨小学    滟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