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引领学生心灵的成长

(2016-06-03 10:12:57)
标签:

教育

分类: 李东、李西、李南、李北、西李

引领学生心灵的成长

                   ——听郭玉良老师班主任报告有感

                      李东小学     吴晓梅

   近年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被提上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日程行列,而众所周知,德育工作的核心是学生心灵净化提升的一个漫长过程,听了郭玉良老师所做的引领学生心灵成长的班主任报告会后,我对引领学生的心灵成长方面看到了一缕依稀的晨光,就像郭老师所说的:我们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我们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们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现在的独生子女的心是玻璃做的,多情而又易碎,面对这样的心灵,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发现而不是灌输,是呵护而不是粗暴的撞进去。那么如何引领学生的心灵成长呢?具体来讲有三个方面:

一、引领学生的心灵成长,需要有良好的心态和情怀班主任管理班级主要工作有班级文化,班级教育,班级的核心及凝聚力等,但一切皆以管心为基础我国古代学者孟子曾提到过“劳心者治于人”意思也是说,有智慧的脑力劳动者才能领导众人,我们做教育工作者的理念与此也有一丝相通之处,说明我们要想教育好孩子必须得知晓孩子们的内心世界。郭老师说:“曾经有一个学生给老师写了一首诗上帝缺一个杀手,于是.拉登去了;上帝缺一个歌手,于是张国荣去了;上帝缺一个舞者,于是迈克尔.杰克逊去了;上帝缺一个保镖于是李小龙去了;上帝缺一驾座骑,于是马航MH370去了;上帝缺老师吗?这首短诗反映了一部分学生排斥老师,厌恶学习的心态。而郭老师的方法却是:继续满怀爱心地对待他,关心他,就如同网络语言说的那样“学生虐我千百遍,我待学生如初恋”。有一个孩子们不想学习,跑到宿舍去睡觉,她就跟到宿舍去。陪到学生自己不想睡觉,自己到教室学习为止。用老师的爱去感化他。让他自我觉悟。试想如果把一个孩子的缺点,不优秀地方无限放大,是“负强化”的表现,为师者应把他身上也许很少但一定有的优点,放大优点,发掘出来,及时鼓励,尽量遮盖住孩子们的缺点,才能激起孩子们的自信,继而产生学习的动力。也就是说对他们实行“三多”政策:多一点信任,多一点机会,多一点关注。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种被尊重,被信任,被期待的状态下,所产生的激励作用是很大的。因为一个良好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更有力量!心中有佛,眼中才有佛,心中有爱,眼中就充满了爱!

二、引领发生心灵成长,需要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我们现在的教育对孩子们来讲,因为时代飞速发展,所以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更新教育理念,有很多的方法。比如说:多看书,听名家讲课,开一些研究学生心灵的教研会,这些都是方法有时候我们在讲台上讲的非常有道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讲的情真意切,自己都被自己感动了,自我陶醉在课堂中,而学生并没有真的融入课堂之中,百家讲坛主讲人纪连海说:如果我的历史课有学生睡觉,我不怪他们,而该反思自己讲课怎么这么不生动。回想遇到学生上课走神时我有时只做一些表面文章,比如运用一些直观的教具,或者说一句“请大家抬起头,看着我的眼睛”,或者有针对性地提醒某学生”你同意我的看法吗?而是从自身找原因,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通过郭老师的讲解,我意识到,老师欲调控学生的注意力,就得形成一套自己的教育理念,确立并且保持学生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这种状态的形成当然也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生活经验与情感积累的有效调动。只用心做到了这些,无疑就为学生找到了启迪心灵的钥匙,继而指导他们拿着自己的钥匙去开属于自己的门。

引领学生心灵成长,需要班主任的智慧,就像郭老师所说的这样,变化的社会生活中,随时随处都潜藏着教育的契机,敏锐地抓住生活小事的教育意义,既能拓展教育空间,也使德育教育得到规范。在潜移默化中,可能就会演变成学生良好的内在素质和自觉行为我们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应具备明察秋毫的教育敏感,情不自禁的教育本能和化险为夷的教育机智。做到了这些,我们所期待的“最佳教育时机”随处可见,并且常常不期而至。所以对于班主任来说:善于倾听是一种智慧,善于沟通是一种智慧,善于表达是一种智慧,善于表扬是一种智慧,善于批评是一种智慧,注重细节更是一种智慧,智慧是我们在工作中发现并为之振奋的制高点,有了这些智慧的存在,班主任的工作肯定就不是繁琐,而会变成一种享受。

 最后,我还想说: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时常会用同一个要求,同一种模式来塑造学生,而在实际中会有很多的学生并没有按照我们所设置的轨道去走。这就需要我们有一颗宽容、公平的心对待每一名学生,要多几把“尺子”去衡量不同的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会发光的金子,表扬的力量是巨大的,老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恬静的微笑、一句温柔的话语,都可以给学生带来莫大的鼓励与安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