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立足核心素养,做好课程改革

(2016-05-30 15:59:22)
分类: 杨湾、申明、白塔、新民四校

立足核心素养,做好课程改革

-核心素养与课程改革研讨会学习心得

                      白塔小学 李彬

有幸获得了去参加核心素养和课程改革研讨会,一天半内容的安排在时间上虽然略显短暂,但是在内容的安排上却让好多人收获颇丰。

局长论坛:六位来自不同省份的局长对核心素养与课程改革的看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论坛中,我们看到了他们对于在学校课程建设中核心素养的培养都有着结合地域特色所产生不同的看法。但核心内容始终在如何做教育上。学校教育很重要的功能,就是立足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素养。当今世界各国教育都在聚焦对于人的核心素养的培养。素养需要在长期的教育中慢慢养成。      

校长论坛:对于接触了一线教师的校长来说,核心素养和课程改革有了更深入一层的理解。他们所更在意的是学校的校情和学生的特色以及老师的教学方针。就像濮阳所推行的四步探究模式。他们在这个模式中着重于教师观念和教学策略。每一步都从这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也就是把核心素养放在了真正的课堂上,把和核心素养和课程改革真正地结合在了一起。

小学教育的方针重在做好基础教育。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我们如何做好自己的努力呢?

第一,将身心健康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学校教育不能只盯着书本知识,练就一身好体魄是学习的前提。今天大力推广的校园足球,其定位既包括强身健体,也包括精神追求、团队意识等。学校教育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很重要。习惯养成了,自然就会变为信念。比如,自己整理学习用具,换衣、换鞋, 收拾东西,就是要培养独立生活的习惯。小时候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长大之后就会有自力更生的信念,不会依靠别人。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阳光、乐观的心态。热爱生活,自信、自尊、自强;容纳别人,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在这样的文化濡染中,学生心态阳光、相处融洽、团结向上。如果我们的学生都能有这样的心态,那么今天社会上的很多悲剧就不会发生。

第二,课程教学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学校教育不仅要给予学生必备的知识技能、文化修养,更包括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其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很重要。但现实中的问题是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学习变成了完成父母、老师的任务,处于一种被教育、被学习的状态。这样的状态怎能形成终身学习的意愿和能力,怎能培养出创新人才?兴趣往往从好奇心发展而来,学校教育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功课太重会扼杀儿童的好奇心,为此学校教育要思考该怎样建立一种平衡:在保护好奇心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思维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小学教育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思考,勇敢地提问。只有会思考、敢提问的学生才能对学习产生兴趣。

第三,课程内容及实施要为学生打下走向社会的基础。人都生活在社会中,这是人的社会性。人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就要了解社会,学会共处,学会改变,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甚至以自己的创造性才能促进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特别是要关注学生社会情绪的培养,要学会尊重别人、与人沟通交流。尤其是当代社会,独生子女很普遍,自我中心意识很强烈,培养孩子的社会情绪,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除了课程设置强调整合,在课程实施上,教师专业领域的整合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要做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知识,而是让学生自己去领会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勤于问“为什么”,而不仅是牢记现象的结论。就像语文教学,语文课本发下来很多学生一两天就看完了,每个学生对于课文都会有自己的想法。老师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字、词、句之外,还应该让学生将自己悟出的道理讲出来。每个人的悟性不一样,思想不一样,老师应该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思考,这样他会受用一辈子。所以我们小学老师应该成为全能型老师,更好地整合各学科知识。因为课程的有效整合,除了展现学生的进步以外,还展现了教师整合素养的提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