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高段口语交际教学


标签:
教育 |
分类: 李村中心校 |
1、教学目标的定位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中高年级的口语交际目标要区别于低年级的口语交际目标要求。教学时要特别注重“应对”以及“情感目标”等方面的训练,不要仅仅停留在应答式的对话,努力体现孩子交际内容上的丰富、思维的发展、表达能力、应对能力的提高。
2、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实践,不作过多的指点。
口语交际教学是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自主交际,提高实际交际的水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仅仅是个参与者、合作者。课堂上,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充分表达、交流,不宜作过多的指点,不要成为影响学生思维判断和交际的主观引导者。但要注意应全身心地投入,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注意观察和倾听,既要善于发现学生口语交际的不足,及时予以点拨纠正,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更要善于发现学生充满童趣、富有创意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才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创造生机勃勃、极富动态性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局面。
3、引导学生自主评价,提高语言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和他人表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参与评价,会促进他们更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并判断正误、优劣,或肯定赞扬,欣赏别人优点,或质疑争论,对别人提出建议。课堂上这种积极交流、双向互动的局面,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进一步端正学生听说态度,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4、处理好口语交际和习作指导、讲评的关系
教材中优秀口语交际与习作合在一起,教师要注意处理好口语交际和习作指导、讲评的关系。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受地方评价机制的影响,出现了重些轻说的现象,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避免将口语交际课上成作文指导课,要科学安排教学内容,重视口语教学的指导,努力体现教材编写的整合特点,力求口语交际教学的时效性。
5、不必过于苛求语言表述的准确性
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行交际时往往会出现语言表述的不够准确,教师应等到学生完全表达后,以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生生评价进行帮助指导。在某些实际生活的交际中,不必过高的要求语言表述的准确性,保证交际的整体性即可。
高年级口语交际教学基本程序是这样的:
创设情境
自主交流
围绕话题
拓展运用
现在,我们结合具体的课例来说一说:
不知道这段视频是否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口语交际课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从课堂走到社会的交际天地中去,为了这一目的,教师可在课堂上以准确生动的语言,描述生活动出现的种种情况,模拟出生活中的交际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兴趣说。本节课就于生活化的时间活动中实现口语交际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思维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倾听能力以及学生的情感融于一体,即在交际过程中促进了语言的丰富,又在语言运用中促进了交往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道德修养,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从而实现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
当然,我们在评价的时候也要注意不同学段的口语交际评价侧重点不同。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态度与习惯,重在鼓励学生自信的表达。第二、三学段主要评价学生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