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数学课心得体会

(2014-10-14 00:40:07)
标签:

育儿

分类: 李村一中

                                                                      李村一中  古美玲

十月八号,孙校长带着我和刘磊一起到二中听了姬晓林和张丽娟两位优秀数学的课,此次听课收获很大,受益匪浅,不仅让我领略到了两位数学教师的讲课风采,也让我发觉到了自己在数学教学方面的浅薄与不足。

上午第一节听的姬晓琳老师的全等三角形判定,整节课下来最大感受就是姬老课堂设计特别紧凑高效,语言简练且完整,充分发挥出了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最大功效,从开始到结尾紧紧围绕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展开,每个环节既能环环相扣又不拖泥带水,可见她的备课十分充分,在课堂上她对多媒体课件应用自如,尤其是一些动态图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全等三角形同时与导学案配合使用更加提高课堂效率,,在规范解题步骤及书写格式上更是反复强调并进行重复练习,要求学生会写的同时和同桌之间互相说解题步骤,充分落实了学习知识的三个过程,即听明白、想明白、讲明白,反思自己的课堂,却忽视了最重要的环节“讲明白”。课堂上师生互动也特别默契,不管是小组合作还是个人展示,班里同学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且精力集中,思维紧跟老师。她的课堂让我看到了一位真正的组织者、引导者。

第二节,在七年级听张老师的课,她上的是有理数习题讲评课,课前小组内先将假期综合试卷对答案,课一开始,张老师在班内统计每道题的错误人数,刚开始习惯性的以为张老师会逐一讲解这些问题,毕竟这些是学生的共性问题,老师应该会细细讲解,也因为自己现在就带着七年级数学课,对她的课听的也更加用心,所以特别想要学习张老师是怎样讲解的。班里共反馈出了三道错误率高的题,张老师分别请了三位同学把题抄在黑板上,再由他们分别讲解自己所抄的题目,而她只是在讲台边上稍作指导,每道题的掌握都要严格经过三个环节:一、学生讲解,师生点评二、同桌互说解题步骤三、变式练习。在点评计算题时张老师特别强调学生多花几秒钟时间,不要省略计算过程,要先学会走,再想着跑!而我却在讲计算题时,让学生在还没走稳时就直接跑起来了,一直苦恼的计算题错误率居高不下问题终于找到了原因。对照自己还发现她的方法我真的用的太少了,虽然仅仅是一个月的时间,自己班的学生和人家班里的学生比起来个人能力上有很明显的差别,同样是初一学生,张老师班内学生已经形成了自然大方的在同学们面前讲题的好习惯,而自己班的学生在这方面还刚刚处在起步阶段。

      不管是姬老师还是张老师,她们首先都特别注重让学生“讲明白”,而我的课堂上还仅仅停留在“听明白”的环节上;其次,对于规范步骤的强调上,我的工作做的也不到位,主观臆断的认为这么简单的内容不用重复强调,忽视了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自然反映在平时学生作业或练习册上出现五花八门的步骤!越听优秀老师的课越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还有很多,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我会在以后的数学工作中边教边学,争取让自己的数学课堂更加完善,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