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洛阳人为什么清明节不上坟

(2014-04-08 08:26:55)
标签:

教育

分类: 李村四中

每年一度的清明节又来了,现在国家把清明节,这个中国传统的节日定为国家的法定假日我很赞同。这说明国家制定假日的原则 :已经从单纯发展经济的(假日经济)角度转到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的层面上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作为洛阳人 ,你想过没有:为什么洛阳人不在清明节上坟扫墓,祭拜祖先呢?而是在每年的立春之后(大约正月十七左右)就上坟扫墓,这是为什么呢?

据说在宋朝前期的时候,洛阳人也是在清明节上坟扫墓。宋朝中期,赵王坐镇洛阳,管辖洛阳府事。这个赵王是个浪荡汉子,不务正业,胡作非为,尤其生活作风更坏,经常强抢民女。洛阳还有个习俗新媳妇必须上坟,俗话说新媳妇上坟,骡马成群,预示着来年家庭兴旺,事业发达。每年清明节春暖花开,大姑娘新媳妇都打扮的花枝招展,楚楚动人,所以这一天也成了赵王出来为非作歹的日子。有一年的清明节,偃师有一个村庄一大户人家上坟(据说是现在的庞村镇彭店一带),当时上坟的有数百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更有那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年轻姑娘,新媳妇。突然,从洛阳方向闯来一队人马,为首的就是赵王,不由分说,要抢上坟的漂亮女人,从而引起了双方的激战,虽说官军凶猛,但是上坟的都是自家人,心齐,再加上是个大户人家,人多,最终打退赶跑了赵王。这赵王从来没有吃过这样的亏,哪能善罢甘休?又从洛阳调来了大批官军,最后雪洗了村庄,村庄被烧了,青年男子战死了,年轻妇女被掠走了,可以说是犯下了滔天罪行。但是赵王是皇帝的叔叔,谁也拿他没办法。村庄的人们是在咽不下这口气,后来一直告到了“包公包青天”那里,再后来也就有了“包公铡赵王”这段故事。

村民虽然申了冤,但是从此以后,洛阳辖区,尤其是偃师境内的人们,把清明节上坟的习俗就改在了“立春”之后,各个家族自行决定这一日期,一直延续到今天,这就是洛阳上坟的时间不统一,不一致的原因。

        2014年四月五日    李村四中   小徐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