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安山白龙王的传说
(2012-10-19 10:02:43)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李村中心校 |
万安山白龙王的传说
在万安山主峰小南顶半山腰,葱茏林木掩映之中,有一开阔坪台,南边有一直径约二十米的水潭,叫白龙潭,潭北有座重建于民国年间的古香古色的庙宇
许三多幼时家贫,曾长期住在李村镇石罢村的舅家帮工过活,舅舅对他的一些怪异行为总是感到莫名其妙。
有年大旱,舅舅叫他趁凉快一早到地里绞水浇灌玉米。到了中午,舅母给他送饭,远远望去,井绳缠满了辘轳,这孩子分明就没干活!走近一看,三多还躺在井边扯呼噜睡觉呢。舅母忍不住骂道:
三多翻了个身,嬉皮笑脸地回应:“妗子啊,慌啥哩,你走不回家,这地就浇完了。”
舅母气得掂起饭罐,跺了跺脚往回走,没走多远,忽听身后哗哗水响,扭身仔细一瞧,只见外甥把头扎进井口里,井水翻着白浪涌上来,漫开去,一会儿功夫,连邻家的地都浇了个透湿。舅母惊得叫了声“我的娘啊”,一下子跌坐在泥地里。
四棵芝麻装满仓
舅舅见了,气得脸都青了,训斥他:“俗话说,有钱买种,无处买苗。哪有像你这样干活的,咱一家喝西北风呀!”
三多嘿嘿一笑:“您回去准备盛芝麻的房子吧!”
舅舅想了想以前发生的那些怪事儿,半信半疑回了家,把一间大屋子腾空了,打扫干净,门窗堵了,椽眼塞了,单等收秋。
到了秋收季节,外甥把四棵芝麻割掉扛回家,爬梯子上到房顶,把四棵芝麻头朝下,轮番对着烟囱,拿镰把敲打,芝麻粒便下雨似地哗哗哗往屋里流。舅舅看得张大了嘴巴,一顿饭工夫,芝麻便装到山墙高,从屋檐下的麻雀洞里沙啦啦往外漏。舅舅喜得笑眯了眼,忙喊:“满啦!满啦!”三多才停止了敲打。
护驾有功敕封都督龙王
农人行个礼,往仪仗队后面走去,行至队尾,身子一晃,却化作一道白光,变成一条银光闪亮的玉龙,护在皇上的轿顶。众轿夫惊得目瞪口呆,但见皇上面目坦然,视若无物,也就不敢乱语,遂继续前行。
队伍将至伊阙,头顶阳光分外光亮,明晃晃刺眼,热辣辣晒人,轿夫、侍卫一个个汗如雨下,闹得皇上也精神疲倦,兴致大减。忽然,众轿夫觉得肩头一轻,只见轿顶玉龙腾起,在空中几番翻飞,便播出一片祥云,遮挡住酷日,投下一片荫凉,人行云亦行,队伍始终遮盖在荫凉之中。乾隆帝大喜过望,立即敕封这条玉龙为都督龙王。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洛阳一带大旱,引发社会动荡不安。时任洛阳第十区行政专员兼洛阳县县长王泽民听说小南顶白龙潭祈祷甚应,就免冠赤膊到白龙王庙祈雨。
在庙祝的细心安排下,一番祭礼演绎得严谨有致,但县长仍疑虑重重,他望了望外面那轮火鏊子一般的太阳,对着白龙王塑像说:“人们盛传你能呼风唤雨,我今日免冠赤膊特来求雨,我之心诚,上天有知。你若有灵,三天之内请播下甘霖,救民于灾荒,我为你赠挂大匾;过了三天仍无雨下,我就来扒你的神庙。”言罢起程下山。
县长刚拐过山嘴,便见山顶罩了浓云,紧走慢行间,雨点已噼噼啪啪洒落下来,紧接着,大雨滂沱。县长只好脱鞋赤脚踏行,在随从们的扶持下,跌跌撞撞地走进山麓行宫里躲雨,但内心的喜悦自是无以言表。
旱情解除后,县长特请著名书家——洛阳城里“无匾不李”的李振九大书四字:甘霖榖我,随即制成匾额赠送给白龙王庙。这块大匾至今仍悬在白龙王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