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村镇中心学校过程督导评估简报
(2012-06-14 10:13:59)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李村中心校 |
2011—2012学年,我镇开展了近一个学年的过程督导评估活动,就课堂教学、大课间活动、校园文化及养成教育等工作对30所中小学进行了督导评估。这次督导,变重结果为重过程,变校长集中会议为现场会,既为各位校长提供了展示机会,也为各校搭建了学习平台,实践证明,各校均在这次活动中受益,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办学品位不断提升,逐步拉近了城市化距离。
一、高效课堂及落实常规需逐步走向常态化
(一)课堂教学及教学常规亮点
1、各校依据《洛阳市教育局中小学教学常规手册》进一步作出了规范,教案基本都能做到有储备课时,书写认真,干净整洁,突出实用性,体现课标精神,落实了三维目标;李东小学要求教师从学生的预习作业入手,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适时调整授课内容,节时高效。南宋小学要求教师备规范课、有效课,提倡教师创造性备课,形成个性化、有创意的教学设计。一中在“集中备课、统一印发、个性修改”方面做出了成绩,二中、四中要求教师在教案上标注日期、节次,值得借鉴。各校作业做到全批全改,作业量较足,部分学校改革了作业评价方式,由学生改到教师改,方法灵活实效;大部分学校教师都有详细的作业批改记录,且有较强的针对性。各校重视对教学常规的检查落实,至少能够做到一月一查,集中通报,限时改进。部分学校的教师还让学生整理了错题档案(错题本),非常值得借鉴。
2、走进课堂,我镇教师对传统课堂模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进,课堂上自主学习、展示交流、反馈检测的教学流程已经成为教师的教学习惯,课堂上不断有生成出现。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增长了知识,培养了能力,提高了课堂效率。尤其是一些老教师,如申明小学的老教师群体,已经对这种课堂模式有了较高程度的认同。很多学校都有一两个教师的教学水平足以引领本校课堂教学,校长能够积极搭建平台让这些教师走出去,接受专家、先行者的引领,这些教师正在学习观摩中快速成长。同时各校也能及时组织公开课进行教研,让全体教师都得到锻炼。如新民小学、武屯小学、李东小学等做到一周一次听评课。李东小学要求教师课堂上杜绝废话,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减少重复练习,尽量直观高效。武屯小学的“九步教学法”,突出学生主体,实现问题习题化,习题梯度化,效果较好。各中学在学期初就安排好了每位教师公开课的时间和节次,公布于校园,便于教师按时参加教研活动。三中在第二学期还尝试了“晒课”活动,向高效课堂常态化迈进了一步。
3、教研活动已经成为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各校校长及中层领导能深入教学一线听课、评课,并有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各校周三晚教研活动已经成为常态,教师们或针对一节课进行研讨,或针对专家课堂进行分析,或开展专题读书交流,或畅谈班级管理心得,老师们在交流研讨中不断提升自己。李西小学重视学生重视单元知识的测查的研究,效果明显。南寨小学布置的学生作业要求精心、分层、实效、减负。元付小学“语文教学情景化,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目标效果很好。油赵小学发扬自己学校教研氛围历来浓厚的优势,让教研常态化,学校教研之风盛行,教师素质有较大提升。为方便教师学习,各校还为教师购买了较多的教育书籍。
4、外出取经及名师送课见成效。本学年,各中小学进一步重视了教师培训工作,踊跃参加了校长培训、班主任培训、学科培训,并起到了良好的带动效应,如二中、三中、石罢小学、南寨小学把本镇和兄弟乡镇的名师请进学校,给老师们作报告,更新教师的观念。尤其是南寨小学,利用与55中结对子的机会,以教师们到55中学习所得为主题开展教研活动,并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给教师们搭建平台,让年轻教师尽快成长;二中与东方二中的结对子也取得了较好成效。各校在教师学习培训上的投入明显加大,三中、上庄小学、南寨小学、新民小学、石罢小学等校尤其如此。教师们的外出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提升了专业素养,一大批教师正走在成为名师的道路上。
5、本学期,各校重视制度流程的建设和应用。各校依据实际,制定编印了《学校工作制度和重点工作流程》,使学校工作有章可循,重点工作流程明晰,起到了引领人、规范人的作用。
(二)存在问题
1、课堂教学还有待在细节上挖掘、提升。形式上的灵活掩盖了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不到位,教学实效性不高。有不少教师,公开课上得很精彩,常规课又上得很松散,各校应有一定的制度来规范教师的课堂行为,不能用大量作业来弥补教师课堂效率的低下。
2、个别学校不注意档案资料的收集,档案资料不健全。尤其是常规工作管理记录大部分小学都太简单,中学对教学常规的检查还不够细致,有的还停留在次数、页数的检查。这说明学校对教学常规的监督检查不到位。
3、一二年级学生作业很多都有涂改痕迹,高年级学生作业有些不够整洁,有拉拉划划现象,作业本保存也不够整齐,小学作业相比之下,李村学区优于元付学区,元付学区优于陈沟学区。这说明养成教育任务的艰巨性、反复性、持久性值得学校重视。
4、“每天读书半小时”活动上学期各校都较重视,本学期有所放松。
5、教师业务理论学习内容单一,不能体现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学校缺乏对此项工作的评价过程;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业务提升缺乏规划,集中的引领学习不到位,甚至是形同虚设;广大教师的学习积极性还没有真正调动起来,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6、教师基本功训练各校虽采取了一定措施,但整体效果不佳,大部分教师的提升不明显,学校没有考核机制,没有确定目标。
在当前中考、高考仍以学业成绩为最重要标准的形势下,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应该把教育质量的提升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教学质量从哪里来?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教师的态度、素质是根本。各校要认清“圆”和“圆心”的问题,以质量为圆心,以丰富的育人活动为半径,努力构建学校富有特色的圆。高效课堂和教学常规是创新与传统的法宝,教师素质的提升是提升质量的前提保证,这应引起各位校长的足够重视。
二、阳光体育和大课间活动需在坚持中创新
为贯彻落实区教育中心关于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文件精神,确保我镇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中心校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重要内容,把大课间活动作为“阳光体育”活动的内容之一,认真筹划、安排,扎实开展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使学生活动兴趣得到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热情得到激发,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实践证明,它在全面实施健康、快乐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发展的过程中正显现出重要而特有的功效。“大课间体育活动”受到了全镇师生与家长的欢迎,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一)各校大课间活动具体情况通报
1、学生集合比较好的单位:一中、二中、三中、四中。小学:南寨小学、石罢小学、武屯小学、油赵小学、陈沟小学、提庄小学、下庄小学、李东小学,这些学校坚持了流程,做到了快、静、齐。
2、做操好的单位:一中、二中、四中、南寨小学、石罢小学、武屯小学、李东小学、新民小学、袁沟小学、南宋小学,雷村小学,这几个单位学生动作规范、整齐。
3、各单位音乐配套设施完备、都设定了相应的活动音乐,李北小学音乐设施需要改进。
4、领导及教师参与情况:大多数学校校长和老师都能积极参与、特别是石罢小学武红伟校长,学生在做操时亲自带领学生做操,并且本人做得十分标准,值得各位校长学习。大部分学校的老教师也能参与到大课间中去。
5、大课间流程和领导小组:各校都制订了相应的流程和领导小组。
6、武屯小学和四中校长在参与大课间活动时,不仅能亲自指挥学生做操,还在活动过程中及时点评。
(二)努力方向及改进建议
1、处理好创设学校大课间的整体特色与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之间关系。
2、解决好如何更有效的实现以人为本、主动发展,使学生能在大课间中将体格与人格,生理与心理磨练有机融合的问题。
3、解决好制作年度不同季节、不同时令大课间流程问题。
4、解决好如何克服大课间活动思想倦怠的问题,培养持之以恒的体育精神。
三、校园文化和养成教育要重视实效性
在督导评估中,我们看到各校变化最大的当属学校面貌,最重要的内容便是文化氛围的创设。校园内名人肖像、诗词名句、古代经典随处可见,大部分学校教室内标语得到更新,一些学校还布置了花草盆栽,使教室内生机勃勃,生气盎然,师生的精神面貌也随之改观。在养成教育方面,除了对《常规》与《守则》的学习与教育,在小学生不使用橡皮、中学生阳光形象、礼貌用语、衣着服饰等领域也取得一定成绩。
(一)成效突出的单位
2、二中、一中的校园广播,一中、三中的校报丰富了师生的文化生活。
3、南寨小学对校园文化的整体设计体现了创新精神,武屯小学、西李小学、石罢小学对校园文化进行了整体优化;陈沟小学利用村委会橱窗,扩大了文化宣传阵地;白塔小学、西柿小学、老井小学、提庄小学、下庄小学、偏桥小学等校园文化做到了精细化,突出了育人效应;上庄小学巩固了学生手工制作成果。
4、三中、四中在学生阳光形象方面成绩较为显著;二中在推进统一校服方面取得较好成绩;下庄小学、南宋小学、西李小学、李东小学、油赵小学在学生礼貌用语方面成效显著。
(二)存在问题及改进方向
1、校园文化表面化。这是各中小学存在的普遍问题,说明我们的校园文化还停留在较浅层次,很多学生、甚至有的老师并没有关注学校的墙画、标语、版面,说明这些内容还没有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2、校园文化的目的性不明确,缺乏系统性。有的学校只是为了让校园、教室更漂亮、更时尚些,忽视了文化的教育熏陶价值;还有不少学校的展板、板报不能及时更换,甚至是督导过后从没有更换过;不少学校没有注意到整体环境的搭配,乱贴乱画,有碍观瞻。
3、后续保持欠佳。不少学校的版面、标语十分精美,但过不了多长时间就出现了损坏现象,暴露了学校的管理跟不上,校园文化只是“一时新”。
4、养成教育不扎实,成效不明显。学生在卫生、学习、礼仪、礼貌等方面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对《规范》、《守则》的遵守还很不到位,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缺乏系统性。
四、校园安全需警钟长鸣
(一)取得成绩
组织领导方面:安全意识都有明显增强。安全工作领导机构健全。安全工作制度比较完备。
安全教育方面: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在升旗记录、班级工作记录等处均有体现。都制定有应急预案,每学期举行逃生演练都在两次以上。都有安全宣传方面的阵地或宣传板报、宣传栏、宣传横幅。
安全保卫方面:都有专职保安,一些学校还把教师编班执勤。一、二、三中都安排有专人负责住宿生管理。都能坚持上课期间大门落锁。都有值班记录。所有监控设施都能正常使用。
消防安全方面:都有消防器材。消防通道均保持畅通。
交通安全方面:都与家长签订有《学生安全责任书》。校内无骑自行车、摩托车现象。临近大路的校门口,都有交通警示标牌。
校舍安全方面:对本校安全方面的薄弱地方,校长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并做好监控。都有定期检查制度。各建筑物的安全监控,都有具体人负责。安全周报表(交中心校)、月报表(交教育中心)都能及时填报。
食品卫生方面:校内或附近有小卖部的,都能做到经常检查询问,杜绝过期霉变食品出售。
教学安全方面:学生出校参加活动,都有安全措施。体育教学设施无发现安全隐患。大部分学校实行了学生放学路队管理制度。教师侮辱、殴打、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明显减少。
(二)存在问题
1、安全工作经费的投入明显不足。
2、有些学校没有把《安全应急救援预案》告知全体师生,至少应让全体教师熟知。
3、有些学校门卫年龄显大,应考虑替换。少数学校来客登记做得不够好。
4、消防器材的配备普遍不到位,按规定,45平方建筑应有一具4公斤ABC型灭火器;重点科室,如会议室、办公室、档案室、远程教育播放室、计算机室、总务室、仓库、食堂、仪器室、实验室等,都应配备。个别消防通道警示标志张贴不规范,应急照明灯不亮。
5、私立幼儿园校车车况不良、超载现象依然存在。
6、个别学校电线老化、线路不规整,大多学校无安全用电警示语。
8、个别学校附近有网吧存在,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9、部分学校《安全工作记录》记录不完整、不及时。
10、从我镇发生的几期安全事故中,能看到校长、教师安全意识不强,应急流程不清,以致造成不良影响。
11、个别学校学生管理中思想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落实不够;有预见性、及时性排查学生矛盾纠纷的意识不强。体现了学校管理精细化程度不高。
几点建议:
3、走出去,增长见识,转变思想。应该不断外出学习先进经验,增长见识,开阔眼界,确定办大教育,当“大家”的思想。要有敢于创新、敢于执行、敢于改变旧面貌的气魄。各位校长要有清醒认识,我们的教育并不先进,管理并不到位,与市区甚至是县城多年的成功办学经验相比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与辖区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相比,我们并没有走在前面,我们提出的“农村教育快速对接城市教育”的目标仅是做出了点滴成绩,若是固步自封、盲目自大,只能被教育发展的洪流抛之脑后。
总之,通过评估,成绩可鉴,疏漏需改。让我们不断深化精细管理,提升办学水平,向全镇人民交一份满意答卷。
李村镇中心校
201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