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秀西海岸(散文)

标签:
散文原创 |
分类: 嘉义游记、散文 |

挺秀西海岸(散文)·
作者/万嘉义
早想在西海岸住,小杨帮助,我真的住下。平儿说的线路,我便去了。从西边的中部进去,向左走,也就是向北走,通达到了海岸。海口的西海岸,地理像母亲的乳房,是丰满挺秀的,一处很有吸引力的景观。我站在海岸边,看大海湛蓝湛蓝的色彩,听海浪拍打海岸的声音。我站在海岸边看和听时,椰树林的海风像来与我谈观感,一次又一次谈个不停。
在海岸边,海风与我谈了些什么?
西海岸在海口西。其实,只能说在老的海口西。就是老海口,西海岸也西不到那里去。海南大特区建省以后,海口便向南发展,向西发展,去年又向东发展成立了江东区。西海岸就是这样来的。31年过去了,西海岸不西。大特区十几年后,西海岸就不西了,海口市政府搬出了老海口,西海岸便在海口市府正北,廷秀公园便在市府西。
假若以海口市政府来判定位置,西海岸只是海口市的中海岸。是的,西海岸不西,不要说西边的临高角,海口的火车站还在西海岸的西边,新海港也在西海岸的西边。
西海岸这名儿,就像刚刚出生的婴儿,眨眨眼的功夫,出落成美丽的姑娘。还有更令人惊讶的,争先恐后向我的脑子里钻,我得先放一放,我得说我在行走的挺秀公园。
西海岸,是一个园林式的公园挺秀出去的。我从海岸折返回走,便冒出了这个想法。在这个园游走,令人回味江苏的何园、个园、留园、沧浪亭和退思园等等园林。这个修长修长的挺秀公园,没有江苏园林秀雅,却有其特殊不同,通大海。
边走,边看,边想。这个通大海的公园,不可能有江苏园林回味无穷的诗意或故事吧?
我走进了西海岸挺秀园的南段,这里真的就是一个苏州园林似的园,花草树木是自然有的,水、廊、亭也有。常言“无石不成园”,沿着外围转下来,没有看见造型优美的石。石,在园林里,是诗意浓郁的诗眼,是画龙点睛的精华。没看见诗眼,没看见精华,难免冒出些许遗憾。
游兴未尽,我游走向中部。倏地,一座牌坊出现在我的眼前。几次来海南,未见过的物体,不说眼睛一亮,也是喜欢的。而且,这不是刚好弥补了园中无石吗?
家族的先贤,国家或者地方的贤臣,简言之:忠、孝、节、义,有突出贡献者,才能享受立牌坊的荣誉。牌坊源于周朝,《诗经·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传承演变下来有功德坊、贞节坊、忠孝坊等等。立牌坊旌表,是难能可贵稀疏少见的。我曾经在青藏高原的牌坊下留影,那是激动的,比如世界上最高的城,比如西藏与青海的分界处。
我今天看见的石牌坊,不等同于去给园林作诗眼的石,牌坊是针对人的,牌坊是古代才立的。挺秀公园竖立着牌坊,古风便随西海岸的椰风吹来。窃以为,海口人民珍惜古文物,知悉古人心灵跳动。
这牌坊有什么历史,有什么故事吗?
站在牌坊下面,我怎么也看不清究竟。站在挺秀坊的正面,我看了又看。再转到挺秀坊的背面,我又看了又看。
我看出这样一些:与我在其他地方看到的坊不同,挺秀坊的石材不发亮,石牌坊是凸凹的,黑黝黝的。我手触摸的挺秀坊,是火山石打造的牌坊。这无疑给我一个新奇,挺秀坊与众不同。
木棉树,在挺秀坊的对面亭亭玉立,遥相呼应。木棉树,英雄树,具有明显的象征。挺秀坊,就是为英雄一样的人立的。英雄树台下,有一个鼎,里面插有香,还在飘逸。
牌坊竖立在繁华的大街,如福州的三坊七巷。也竖立在被表彰人的家乡,像挺秀坊的主角王谟这样。
主角王谟这挺秀坊,属于古代的旌表牌坊,也就是功德坊。地方百姓拥载推荐出来的功德人士,官府查证符合国家表彰的,才能立坊。
四柱三间。楷体书写坊名。两侧刻,琼山儒学教谕训导陈某、儒学教授朱某、巡按广东监察御史白某、广东己卯科举人王谟等等与牌坊相关的人员的姓名及建坊时间。这些,很不容易看清,像是暗喻对古文物都必须探。我仿佛听到了1461年前的敲锣声,听到了打鼓声,我仿佛看到了500多年前舞着狮子的老百姓,来到琼州知府大门,因举人王谟为家乡办学卓有成效,请父母官在大效村竖立牌坊的场景。
湖水,游道,草坪,树林,廊亭散布在挺秀坊周边,这里,挺秀坊是核心,就像我曾经登上岳阳楼,看见宋代的亭楼延续下来,读到了古代的文化韵律。
西海岸挺秀园,就这样融汇了。海口人民安置得好,挺秀坊在园的最南端,就像我们从内陆走向海洋,中华民族传承历史文化,从古至今。游西海岸,游挺秀园,必须去拜一拜挺秀坊。拜了挺秀坊,再赏西海岸,一个定制未来生活的代名词,一处即将欣欣向荣繁荣昌盛的地方,挺秀西海岸像一艘远航的巨轮,正在高昂鸣笛。
今后,站在巨轮上,我们替王谟去观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