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熔融指数(Melt Flow Index,MI or MFI)

(2016-01-19 12:57:07)

熔融指数(Melt Flow Index,MI or MFI),Melt Flow Rate(MFR), 全称熔液流动指数, 或熔体流动指数,是指一种表示塑胶材料加工时的流动性能的数值。它是最初是由美国量测标准协会根据美国Dupont(杜邦公司)惯用的鉴定塑料特性的方法制定而成。

一,介绍

MI的测量方法一般是根据 ASTM D1238 所规范的方法测得。它的原理是将塑料或树脂放入一固定内直径的金属套筒中,并加热使塑料或树脂融化后,再给予一定的荷重于活塞上,利用活塞上的重量将已熔融的塑料从一小孔中押挤出来,并计算其押挤出来的塑料重量。这种测定方式,因为对同一材料而言,其套桶的内直径、荷重、及温度皆固定,所以除了可以测试MI之外,还可以用来顺便测定熔融密度、黏度、剪切速率、剪切应力…等。

常见参数:

 

  • 熔融指数 (MFI: Melt Flow Index)
  • 熔体指数 (MI: Melt Index )
  • 熔体流动速率(MFR: Melt Flow Rate)

 

二,测试方法

在一定的荷种(Kg)及温度(°C)下,用指定的时间(10分钟)经过一定直径的管子所流出来的融胶重量(克数)。MI值越大,表示塑料的流动性越好;反之,则流动性越差。实际应用时一般都不会真的花10分钟让塑料流动下来,而是取10秒钟或20秒钟来推估10分钟可能留下来的量。

注意:MI值检测时与湿度会有直接影响,检测前一定要依照塑料粒的规格要求干燥除湿。

三,测量标准

可以参考产品本生的检测标准,然后选译对应的测试方法。

 

  • 中国标准:GB/T 3682《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
  • 英国标准:BS2782
  • 美国通标:ASTMD1238: Procedure A
  • 国际标准:ISO 1133

 

四,测量仪器及结构图

1,如图为 ASTM D1238方法A (Procedure A) 的测量仪器及结构图。

http://www.heisemu.com/img/MFI-measurer_1.jpgFlow Index,MI or MFI)" />

(via)

下图为熔融后被挤出来的塑胶材料。

http://www.heisemu.com/img/MFI-measurer_2.jpgFlow Index,MI or MFI)" />

五,测量结果

一般来说,MI值越大,代表该塑料的黏度越小,分子也越小。在实际的运用上,MI值可以用来当做塑料粒(resin)进料检验及塑料射出加工过程中产品质量之检查;也可用来检查塑料射出时是否掺有二次料(re-grinding)的参考;另外,还可用来解释塑料注塑/射出(Injection)前后的降解(degrating)现象。

我们可以想象塑料是由很多长串的分子链纠结而成,当分子链越长时,表示它们互相纠结的程度就越利害,相对的就越牢靠,塑料熔融后的流动速度也会越慢;当塑料被加温后经过注塑机时,会被机器中的螺旋杆打断其分子链结,所以成型后的塑料如果再拿去做一次MI检测,会发现其MI通常会比成型前要高大约20~30%(视成型条件而定),这也说明了为什么一般染过色的塑料粒,其MI值会比未染色的塑料粒要高一些,塑料粒厂自行染色例外,因为其生产塑料粒时就已经染好颜色了,没有重新熔融的问题。

六,注意事项

如果是掺杂有二次料的塑料,成型后拿去做 MI,其 MI值通常会比成型前的塑料粒要高大约50%以上(视成型条件而定)。

1,测试分为二种:质量法(MFR)测量和体积法(MVR)测量法。

2,测试方法的具体操作过程是:将须要测试的高分子(塑料)原料置入小槽中,槽末接有细管,细管直径为2.095毫米, 管长为8毫米。

3,然后,加热管至某温度(一般常规为:190度)后,原料上端藉由活塞施加某一定重量(分为二种,一种是传统的砝码,一种是自动压力棒)向下压挤,量测该原料在10分钟内所被挤出的重量,即为该塑料的流动指数。

4,常用的表示方法为:MI25g/10min,它表示在10分钟内该塑料被挤出25克。熔体每10分钟通过标准口模的质量或体积。

5,一般常见塑料的MFI值大约介于1~30之间。MFI愈大,代表该塑料原料粘度愈小及分子重量愈小,反之则说明该塑料粘度愈大及分子重量愈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