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红分享--端午节,葡萄酒与粽子相逢

标签:
红与红端午节屈原汨罗江白葡萄酒粽子杂谈 |
分类: 美文分享 |
http://upfile1.wines-info.com/2010-06/2010061210153573-463.jpg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又称端阳节、重午节、端五节、重五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节。端午节大约形成于春秋战国之际,人们为了辟邪、除恶、解毒,有饮菖蒲酒、雄黄酒的习俗。同时,还有为了增寿而饮蟾蜍酒和镇静安眠而饮夜合欢花酒的习俗。
端午节还有悼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意义。屈原正道直行,刚正不阿,为实现“美政”
理想同奸佞进行不屈的斗争,最后以死抗争,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杀。后来,人们把粽子等物扔进江中,一个老医生拿出一坛雄黄酒池倒进江中,说是这样可以保护屈原的尸体不为蛟龙水兽所害。因而,悼念屈原时就多与酒发生了关系。
湖南衡阳一带,端阳节每家每户还习惯在门前插艾叶、菖蒲,用艾叶、菖蒲蔸熬水洗澡,将雄黄涂在小孩额上,颈上挂采丝香囊,谓可避邪解毒,至中午就吃面食、粽子,饮雄黄酒。
记得曾有人说过,雄黄酒是提炼砒霜(雄黄以红黄色状如鸡冠者质较纯粹,如为白色结晶或碾碎时外红中白者,均含有砒霜)的主要原料。喝雄黄酒等于吃砒霜,如果把雄黄酒加热后饮服,则危险性更大。然而在古时的江南,其实人们在冬天的时候也会喝雄黄酒,他们也知道这东西有毒,多了致命,但是小量地加到酒里有暖身的作用。雄黄酒既然有毒自然是不喝为好,要喝还是来喝可以替代雄黄酒的酒,思来想去,葡萄酒最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