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篇的讲述中,你将看到一个狼狈不堪、黔驴技穷的妈妈,如果您有什么高见,我愿洗耳恭听。
还是接着上一篇,我和滕迅正在为他们的故事大王比赛而准备。我拿来了话筒,插到音箱上,要求滕迅每天晚上讲一遍。一开始是把故事练熟,然后注意到音调、表情、动作,我们做的很是尽心尽力。
但,当滕迅已经练得比较熟的时候,他的老师反馈来的意见是:这个故事太简单,不适合大班的孩子讲,要求讲名人故事,寓言什么的。这真让我们沮丧,也相当不以为然:我们需要的只是一次体验,是孩子在台上把一个故事叙述出来的体验,即使不够绘声绘色、尽善尽美又有什么关系?但,不尊重老师的态度也不是我的风格,老师的意见,我们要尽可能的考虑。于是,我又换了一个故事:
打架
两只穿戴整齐的獾,为了丁点儿小事,非要打架不可。
小熊问他们:“难道没有其他解决办法了吗?”
“没有了,”獾们怒气冲天地说,“非打不可!”
小熊无可奈何地说:“打就打吧。”
小熊望望两只獾,伸出手来说:“请把你们口袋里的钱都掏出来。“
“为什么呢?”两只獾惊奇地问。
“我可以用这钱买药,你们肯定会打得头破血流的。”
两只獾就掏出钱,恶狠狠地说:“拿去吧,我不在乎!”
小熊接过钱来说:“把你们的帽子也交给我吧。”
“为什么?”两只獾惊奇地问。
“你们会把帽子打到河里去的。”
“拿去吧!”两只獾气乎乎地说。
小熊接过帽子说:“把上衣也脱下来吧,你们会把上衣扯坏的。”
两只獾鼻子里哼了一下,就把上衣脱下来了。
小熊接着说:“把裤子也脱下来吧,扯破裤子也挺可惜的。”
两只獾有点垂头丧气地脱下裤子。
这是两只穿裤衩的獾,他们望着对方的滑稽样子,都有点哭笑不得。
冷风吹得他们有点发抖。
两只獾再也不想打架了,他们先要回了裤子。
小熊说:“你们没打架,裤子没扯坏。”
他们接着又要回了上衣。
小熊说:“要是打架了,这上衣就不会这样漂亮了。”
他们又要回了帽子。
小熊说:“戴这样漂亮帽子的人,是不该打架的。”
他们又要回了各自的钱。
小熊说:“握握手吧,由于你们没打架,你们没有头破血流,扯破衣服,还有自己的零花钱,你们谢谢自己,也谢谢对方吧!”
两只獾笑了,他们彼此使劲握了握手,他们又和小熊握了握手。
当然,这也不是名人或寓言故事,但我觉得这是个有趣有意义也有难度的童话,就决定讲它。我将新故事给老师发过去,然后,我们开练。
过了好几天,滕迅回来说,老师说还是不行,因为对话太多,不好讲。这时候我们已经练会了一小块儿,我想了想老师的意见,好像也对。赶紧改,老师说要抓紧,时间不多了。这个事搞得,一波三折啊!我很快又选定了故事《猫蛋.虎蛋.刺猬蛋》
小兔子是位画家,他和母鸡太太是邻居。
一大清早,母鸡太太哭着来找他。原来母鸡太太生了一个蛋,被小老鼠偷走了,她拿什么来孵小鸡呢?
小兔子正在画画,他放下画笔想了一下,说:“你以后下了蛋,别忘记告诉我一下。”
第二天清早,母鸡太太敲小兔子家的门,说:“小兔子,我昨晚生了一个又大又圆的蛋!”
小兔子听了就往母鸡太太家跑了一趟,在蛋上画了一个猫头。
过不多久,小老鼠贼头贼脑地溜进母鸡太太的家。没一会儿,他就逃出来说:“妈呀,我看见一只猫瞪眼瞧我呢!”
又过了一天,母鸡太太来找小兔子。她说:“小兔子,我又生了一个大蛋!”
小兔子又上母鸡太太家去了一趟,在蛋上画了一个老虎的头。
小老鼠也知道母鸡太太生蛋了,他轻手轻脚的走进母鸡太太的家。过了一会儿,他逃出来说:“天哪,猫边上又添了一只虎,那只虎头上还写着个‘王’字,好可怕!”
第三天,母鸡太太告诉小兔子,她又生了一个蛋。这次,小老鼠进屋瞧见什么呢?
他瞧见猫、虎边上,又多了一只浑身长刺的小刺猬。
过了好多天,母鸡太太领着三只小小鸡来看小兔子,她说:“我从画着猫头的蛋里,孵出了一只小公鸡,从画着老虎头和小刺猬头的蛋里,孵出了两只小母鸡。谢谢你,我有了三只小小鸡。”
三只名字叫小猫、小虎和刺猬的小小鸡,也谢谢小兔子先生。
小老鼠躲在墙角里,气得直翻白眼儿。
其实这个故事我也没觉得特别的好,但我没有时间选来选去,就这个吧。我用兴奋的语气跟滕迅说:“这个题目很有吸引力,你一说出题目,小朋友们就会想:好奇怪啊!这是个关于什么的故事呢?”
周六在家里,我们开始练这个故事。这一次,我没有给滕迅念,而是让他自己念。他习惯性地犯愁,我以陪他玩纸牌为条件,他读了下来。然后说出的话要兑现,我陪他玩了牌儿。
吃完晚饭,爸爸呼我们打牌,于是一家人坐下打牌。这些天打牌是我们家的主要活动。打牌的时候时间过得很快,而且滕迅运气相当的好,赢很多次,他大呼小叫,瘾很大。等终于停下,我让滕迅练故事。滕迅打个哈欠说他困了。
洗洗上床,我又试图让滕迅练故事,但滕迅不配合。我想到一定要确保滕迅在这个周末练会故事,有点儿着急。滕迅有点儿咳嗽,我说,“如果你能保证明天练会这个故事,我就陪你睡觉。”因为滕迅一咳嗽就容易吐,陪他睡觉是有必要的。滕迅当然求之不得。
周日早上滕迅醒得很早,我说来练故事吧,滕迅说他要起床到沙发上练。到沙发上他要喝水,喝完水我说讲故事吧,他说他要上厕所,他走的时候我做了个崩溃的表情。爸爸说:“叫他出丑,到时候他讲不出来他就当个事儿了。”以我对滕迅的了解,我绝不相信他是那种知耻后勇的人。我说:“你看他那个没心没肺的样儿,他根本就不会当回事儿,他会觉得他就是讲不了的。”滕迅是个自信心不足的孩子,我必须要扭转他的这种自我认识。但爸爸以为我总是做些费力不讨好的事。
周日要回老家陪奶奶,我带上了故事书。到了奶奶家,我拿出故事书,好说歹说让滕迅练故事,他不练。我觉得我有点儿不耐烦,要发火。但我耐着性子和他软硬兼施,斗智斗勇。我说:“你练会了第一块儿我就和你打牌。”他答应了,第一部分他会讲了。我用同样的办法让他练第二部分的时候,他又不干了。看着他懒洋洋的、不在乎的样子,我觉得我有必要发个飙,我突然厉声说,“站在那里,立定站好,把这两部分讲一遍。”滕迅无动于衷。我摔门而去,我包饺子去。我注意到滕迅跟过来,我不理他,包我的饺子。滕迅走进厨房,眼圈是红的,我张开双臂,他扑在我怀里,眼泪流出来了。
这时候我要给他讲个道理,我说:“妈妈多么希望你能给小朋友讲一个好听的故事,那是多么光荣的事。所以我们要好好练习,一遍不会练两遍,两遍不行练三遍,越练越熟,是不是?你能不能做到?我们一直练熟好不好?”这样的话其实我已经跟他说过。滕迅说好,又说:“我可以先干点别的吗?”我说行。
你以为他就好好练了吗?哪有那样立竿见影。爷爷回来了,和滕迅玩纸牌,我听见滕迅兴奋的叫声知道他又把练故事的事忘到九霄云外了。我走过去,说:“让爷爷检查你讲故事吧,爷爷可以提示。”滕迅就练故事,第二部分会了。
吃完了午饭,我们在床上又为练故事开始了较量。我说,“练会了这一块儿我就和你玩牌儿。”然后我等着滕迅说好,但是,我的滕迅,他说:“那我就不玩牌儿了!”
我和姑姑大眼瞪小眼,然后我放声大笑。妈妈黔驴技穷,缴械投降。
晚上吃晚饭的时候,我说,“滕迅,咱还是讲第一个故事吧,就《聪明的小黄鸭》吧。”滕迅说不行,爸爸说就第一个吧!折腾个什么劲。
滕迅又和爸爸在玩心爱的纸牌儿,爸爸说今晚玩“摸30”。我在打这一篇文章的时候,听见滕迅兴奋的惊叹,不禁想自己的煞费苦心真是毫无意义。
滕迅感兴趣的东西是学的很快的,这些故事都很简单,为什么滕迅如此费劲?因为,我还是没有真正引导滕迅走进书的世界,我要尽快让滕迅自主阅读,这个问题我要想一想。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本经,是独一无二的一本经,是为母亲终身奉读的经。这本经好不好读,就看做母亲的耐心、爱心、运气及造化了。那种适应于每个孩子的普遍真理是不存在的,我要接受我的孩子本来的样子,和孩子一起努力、成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