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的营养》教学反思
(2012-07-02 19:51:08)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研活动 |
《食物中的营养》教学反思
哈尔滨市阿城区胜利小学 韩 晶
《食物中的营养》一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食物》单元中的第2课时。这节课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以食物为载体,组织了一系列探究活动。本节课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了解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感受各种营养与支撑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通过简单的实验会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下面我对本课进行反思:
1、师生角色的转变
本节课,我首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从学生的生活实际——食物入手,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提高他们的探究的欲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真切地感受到我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占据着课堂的主体地位,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人,他们才是课堂的灵魂。
2、多媒体辅助教学
本节课我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准备了食物的图片,化抽象为具体,使“死”的知识活过来,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的视觉之中。从课堂效果来看,这样做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图片替代了文字,提高学生探究的欲望。
3、调整教学方式
在教学“在一天的食物中,我们能获得哪些营养”这个环节中,”我改变了教材的记录方式,而是采用的标签的方式让学生根据食物营养标签给一天的食物进行分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因为四年级的学生写字的速度很慢,而且学生统计的食物卡片也很多,如果按教材的方式进行会很耽误时间的,我这样做一个可以节约时间,还可以调动学生给食物分类的兴趣。
4、实验教学的扶与放
本节课的两个实验虽然比较简单,但教师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演示文稿介绍实验方法,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验材料,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进行实验,实验中我进行个别指导。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锻炼,操作的技能比较熟练,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浓。
本节课虽然有许多成功之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教师的板书过于密集,不利于学生观看;给一天的食物进行分类时,学生用时比较长;对于水的作用,应该更明确一些;教师的评价语言不到位。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觉得如何培养学生课前收集资料的能力是值得我们商榷的问题,这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