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摆钟》教学设计
(2011-09-05 19:56:42)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研活动 |
《机械摆钟》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
一、
1、科学概念: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2、过程与方法:
(1)重复观察和测量摆每分钟的摆动次数。
(2)动手制作一个单摆。
(3)观察和测量在相同时间内摆摆动的次数。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重复实验的意义。
(2)发展对计时工具研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动手制作一个摆,并观察和测量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三、教学难点:测量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四、教学准备:摆钟(每小组一个)、铁架台(每小组一个)、细绳、铁垫圈、回形针、记录单、秒表(每小组一个)。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导入课题
1、同学们,通过前几课的学习我们对人类的计时工具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你们都知道哪些计时工具呢?
2、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计时工具已经不能满足人们计时的需求了。在1656年,荷兰天文学家、数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根据伽利略发现的摆的摆动具有规律性的原理发明了机械摆钟,摆钟的问世大大地提高了人类计时工具的精确度。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机械摆钟。(板书课题)。
(二)观察摆钟
1、出示摆钟,介绍摆钟的组成。
2、观察摆钟的摆。介绍摆的组成及它是怎样摆动的。
3、同学们,你们知道摆怎样才算摆动一次呢?
4、学生汇报。
5、小结:摆从一端摆过去,再摆回来算一次。
6、那么,摆每分钟会摆动多少次呢?
7、学生猜测并汇报。
8、现在我们就来验证一下你们的猜测。(出示小提示)
9、学生分组实验,并汇报实验结果。
10、通过几个小组的汇报,我们知道了摆每分钟摆动了60次,也就是说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相同。
(三)观察我们的摆
1、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相同,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都一样呢?
2、学生汇报。
3、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制作一个摆,教师演示制作的方法及介绍摆的各部分名称。(出示实验注意事项)
4、学生分组制作摆,并进行观察和测量相同时间内摆摆动的次数。
5、学生汇报观察和测量的结果。
6、分析学生汇报的数据,找出摆每10秒钟摆动的次数相同,说明摆具有等时性,所以摆钟的出现大大地提高了人类计时工具的精确度。
7、从学生汇报的数据中,发现不同小组在每10秒钟内摆动的次数不同,是什么原因使他们的摆摆动次数不同呢?
8、学生汇报。
9、同学们,我们在观察和测量我们的摆的过程,摆摆动的幅度发生了变化,但是它没有影响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所以摆幅不影响摆摆动的快慢。
10、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知道摆幅不影响摆的快慢,是不是摆锤和摆绳影响了摆的快慢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