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诗词微塾】怎样学写古诗词诗摘词选

(2022-03-15 12:07:33)
标签:

转载


【诗词微塾】怎样学写古诗词(上)


胸藏文墨怀如谷,腹有诗书气自华。想写好诗词确实需要掌握一些写作技巧的。每位诗人都在创作过程中熟练地运用着自己感悟到的一些写作技巧。这里主要从总体上、从大的方面谈一些体验。

 

一、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

 

1.诗眼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

 

2.意象

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3.意境

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二、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

 

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

 

古体诗: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前的除“楚辞”以外的所有诗作,也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后的除“今体诗”以外的所有诗作。“歌、行、吟”分别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今体诗:分为律诗、绝句。律诗每首八句,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首联(一、二句)、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尾联(七、八句),颔联、颈联必须对仗。绝句每首四句,有五绝(五字)、七绝(七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词:是今体诗之后产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发展于晚唐与五代,成就于宋代的一种新诗体。词又称长短句(句子字数不等、长短不一)、诗余(由诗歌发展而来)。根据词的长短,词又分单调(也叫小令,一般认为58字以内)、中调(一般分上下阙,58-96)、长调(96字以上,三阙以上)。词有词牌,词牌严格律定了每首词的格律和音韵。

 

曲:即散曲,分为“小令”、“套数”。是宋金时期逐渐形成的一种新诗体。曲与词的最大不同,是曲可在词规定的字数中增加衬字,从而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更自由灵活地表达思想与情感。

 

三、把握不同的诗作题材

 

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等。

写景诗:学生在高中阶段大体接触过,毋须多说。

咏怀诗:叙事抒怀,通过具体的事件的叙写来抒写胸臆,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的作品。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的《春望》。

咏史诗: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一般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以史咏怀,以史诵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如陶渊明、刘禹锡、杜牧等都是咏史诗的作者。

咏物诗:主要特点是托物言志。这类古诗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内蕴。

山水田园诗:写田园生活和山水风景,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

边塞诗:描写边塞生活与民族矛盾,还有一系列与边塞有关的东西形成于盛唐,最高成就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



【诗词微塾】怎样学写古诗词(中)


胸藏文墨怀如谷,腹有诗书气自华。想写好诗词确实需要掌握一些写作技巧的。每位诗人都在创作过程中熟练地运用着自己感悟到的一些写作技巧。这里主要从总体上、从大的方面谈一些体验。

 

4、学会“动静相宜”的写作手法

景与物有动态的,也有静态的。化静为动的写法。多数诗人能把笔下静态的景物,写得活跃跳脱,富于生机。化静为动,是诗人的主观感受对于景物的影响,是一种以神写形、以情写景、寓我于物的艺术手法。这种方法大家都知道,都能掌握,秋叶不再举例。化动为静的写法。如果能把动态的人物、事物写得静态化了,那么这位诗人的功底可谓“上乘”啦!

 

5、选准角度找好契入点

写诗要十分重视选择角度,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着力于寻找能给人以新美感的途径。

有时候通过逆向思维,对所表现的形象从反面入笔,反而更能写出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又能使诗歌立意新颖、构思奇特。也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从另一个侧面或者几个不同的侧面去写作,去刻画形象。

 

6、运用联想、想象、幻想的思维模式写诗词

我们知道,庄稼的嫁接,能产生优良的新品种;而通过联想、想象、幻想的思维模式也能产生优美的新形象、新情趣。所谓诗的联想,就是将不相关的甲事物与乙事物巧妙地联系起来,构成和谐新颖的竟境。所谓诗的想象,就是再现生活中某些一直存在的、但往往被多数人忽略的那些形象,而幻想就是诗的形象是诗人用虚拟的手法创造的新形象,比如“外星人”。

 

具体情境下巧妙展开联想可以对读者的眼睛与心灵起到微妙的点化效果,而幻想则是诗人在大脑里自由组合新形象的一种高级的思维。所以我们的诗人要尽可能学会幻想,以便使我们创作的诗歌能够艺术地表现非现实领域里或者说是精神领域里的东西,并向纵深方向探索发展。

总之,诗人的思想一定要发散开来!

 

7、重视数字在诗词中的奇妙作用

古诗词里出现过很多的数字,我们不能轻视它们。不信,试着换掉它们:“欲穷千里目”数词换成——欲穷百里目、十里目,可乎?非也!换掉数词——欲穷极远目,可乎?不可,这样写更糟糕,不成诗句了。

为什么?因为诗歌巧用数字,能传神地表情达意,会使形象鲜明,富有情韵。这在我国古代诗歌中,屡见不鲜。素来枯燥乏味的数字,一旦被诗人巧用入诗,就会产生神奇的魅力,给人以独特的美,新奇的美,显示出浓厚的诗趣。

例如: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落入芦花都不见!

 

8、诗词短小也可以有其意境与情境的曲折变化

写诗词,即便是小令、小曲,也要讲求蓄势兴波,平地起峰峦。如果诗词有其意境与情境上的曲折变化了,这样的作品才更耐读、耐嚼,且动人心魄。

诗歌的结尾既要出乎意料,又要合于情理,使前后跌宕,又浑然一体。

如果是四句头的短诗,首句可以平起无奇,口语俗话,以后句句深入或上扬,尾句或戛然而止留出想象空间,或言尽意未尽让人寻味,或以喜剧、悲剧形式结束全诗。

短诗可以如此写,那么长诗更可以安排这样的结构了。自然,情境与意境的结构也可以变化的,不必死板硬套。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