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书讯】根据真实经历创作:《逐光之旅》@未读UnRead

分类: 新书书讯 |
中国版《步履不停》,女儿写给父亲的迟到告白。
关于家人的意义、梦想的重量和自我的和解
【图书简介】
书名:《逐光之旅》
作者:
丛书名:未读·文艺家
装帧:
平装
开本:
页数:224页
出版日期: 2019年6月
定价:49.80元
书号:978-7-5596-3117-6
【内容简介】
出一本书是父亲的梦想,为此,父亲在我眼中的样子总是背影:伏在书桌上,写着字,读着书,修行一般过着苦日子。
从而立之年,写到老人迟暮,书房外面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父亲却初心未变,日复一日地和梦想较着劲。他逐渐活成了邻里街坊眼中的笑话:“老顽固”、“装清高”、“自不量力”、“不顾一家老小”。我也怨他:他爱自己胜过爱我和一切。
六十岁这一年,他突然宣布:“我不再看书了。”
在他生命的尽头,我为他整理数量惊人的退稿、文章。父女一场,我从未料到,第一次了解父亲竟是以读者的身份……
【编辑推荐】
>>>中国版《步履不停》,女儿写给父亲的迟到告白。
从“崇拜”到“鄙夷”,再到“和解”的父女关系,直到自己也亲历了生活,女儿文睿才真正以一个成年人的身份理解了父亲的坚持和付出。
>>>
一个“不被期待的孩子”的成长之路
从“得过且过”,到选择“诗和远方”的自我和解,主人公文睿终于明白:“决心成为自己,就是一种英雄行为。”
>>>献给父亲、不灭的热爱和爱。
聚有定额,散有期程,家却始终是,我们可以再出发的地方。
>>>根据真实经历创作,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共情力强。
【作者简介】
刘颖,媒体人、作家。2015年出版图书《带上妈妈去看世界》。《逐光之旅》根据她的个人经历创作,献给父亲、不灭的热爱和爱。
【精彩书摘】
收信和寄信是我家的仪式。距离我家不远的地方有一座邮局,邮局门前有一个绿色的邮筒。每天放学后,我要到邮局里买一份晚报带回家,卖报纸的阿姨坐在一摞高高的报纸后面,食指上套着一个橡胶指套,轻轻一划,报纸就像变魔术一样被她拿在手中。晚饭后,父亲经常会递给我一两个封得严严实实的信封,让我塞进邮筒里。“塞进去之后再用手指头摸一下,别卡在里面。”父亲每次都这么嘱咐。
“知道了。”我已经冲出家门,飞奔下楼。相比于寄信时的雀跃,收信就显得郑重一些。那时候我还在上小学,有次放学回家前,我从楼下信箱里取回一个白色信封,悄悄地放在父亲的书桌一角,安静地转身离开,留父亲一个人拆信,不得打扰。我特意不关上书房门,因为我很好奇那会不会又是一封退稿信。过了一会儿,我隐约听到信封被咔嚓咔嚓剪开,接着传来纸张窸窣展开的声音,我据此判断,信封里的纸很薄,这肯定不是一封退稿信。我暗自为父亲高兴,他又发表了一篇作品。
书房里传来一声重重的叹息,父亲怎么了?我来到书房门外,看到他两只手按在脸上,大力摩挲,随后,他起身走向我,在我面前轻轻地关上门。后来,他把全家人都叫进书房,先是捧起母亲的脸,重重地亲了一下,又亲了姐姐和我,还不停地说谢谢,我们互相看着对方,全都傻乎乎笑起来——这是父亲写作的第五年,白色信封里那张薄薄的纸告诉父亲:他获奖了。
“下次我做东,两周后,大家都有时间吗?”等我从往事中回过神来,听到子琪问。
“我要回趟老家,陪我妈去看我爸。一年了。”刚刚还笑容满面的辕辕低下头,等他抬起头的时候,眼圈是红的。
一年前,辕辕的父亲心脏病突发,他连夜赶回家,后来发生的事情像一场噩梦。我以为他正在痊愈。直到刚才,顷刻间泛红的眼圈让我明白,有些刻骨铭心的伤痛,一直藏在身体里的某个地方,永远都不会愈合。
走出餐厅,三个人挥手告别。凛冽的寒气扑面而来,让人一下从饱腹的倦怠中清醒,这样在街道上走走也好,多久没有一个人散步了?环顾四周,认真看看这座古老的城市,太多太多的地方已经改变,有人怀念它从前的样子,我却不以为然,若是每天都穿行于念念不忘的老地方,置身旧日的草木砖瓦间,任往事纷至沓来,岂不是会伤心欲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