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日常生活加点趣味:《生活之盐》免费试读招募结束 @生活书店

标签:
生活哲学 |
分类: 免费试读 |
如果您也玩微博,请关注
★★★★★★★★★★★★★★★★★★★★★★★★★★★★★★★★★★★★★★★★★★★★★★★★★
征集3个免费试读名额,单本书发送1本,请珍惜您的宝贵机会:
分享到你的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同时点击右下角喜欢
,跟帖评论2条。第一条按“3.跟贴格式”跟贴(跟贴若未显示,属被系统过滤的情况,不必重复跟贴,义工会从垃圾评论中进行恢复);第二条请回答:(请分享您对于慢生活的看法。)请大家按格式跟贴,积极配合支持!
普鲁斯特般的意识流写作, “傅雷”翻译资助计划图书,已被翻译成多国语言。数十万读者享受耳目一新的灵性之旅,在自然万物中发现生活之美,为自己打造一个感觉记忆的私密收藏,读完此书,世界会大不一样。
作 者 [法]弗朗索瓦丝·埃里捷 著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17年1月
书 号 ISBN 978-7-80768-175-5
定 价 39.00元
开 本 32K,128*185
印 张 5.75印张,168页
【编辑推荐】
活着这一简单的事实里存在一种轻盈和美好,
超越职业,
超越强烈的情感,
超越任何立场,
我想谈的就是这个,
我们每个人都被赐予的这一点点多出的部分:生活之盐
获法国驻华大使馆“傅雷”图书资助出版计划资助出版,已被翻译成多国语言。
跟随作者11天的灵性之旅,在奇思妙想中享受生活。
纯粹的感官觉知,意识的永续流动,好奇心的日常演绎,1001种方法感受自然与生活。
调味之盐,引发食物中的最好味道;生活之盐,正如教你调和百味,引发感官创造力,保持对一切,对他人,对生活,兴味盎然。
回忆已不再,而身体的感官仍在述说,找到情感中真正打动你的365种原型,找出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笔下有着人类学家的天真与哲学家的深邃,妙趣横生而又灵光闪现。
别具一格的内文设计,极具艺术感的阅读体验。
16幅精美的手绘插图,进口轻型纸,让人享受阅读的轻盈与美好。
【内容简介】
作者思绪飞扬,恰如做了一场奇思妙想之旅:
在雨季的夜里抵达尼亚美,走出停机坪闻到非洲大地潮热浓烈的气味,看着月光下一对狮子悄无声息地横穿飞机跑道,车头灯突然照见一只兽的眼睛⋯⋯
迷失在约翰·福特无垠的天空里,乘小飞机飞越非洲丛林;打水漂儿;不耐烦到哆嗦起来;含住一块姜时感觉味蕾的颤动;触摸小牛湿润的鼻子⋯⋯
暮色四合时感觉空气微凉而轻轻颤抖,听到阴险恶毒的话语时丝毫不为所动⋯⋯
独自一人想到一些事情的时候,笑弯了腰或痛哭流涕⋯⋯
【作者简介】
法兰西学院荣誉教授,法国著名的人类学家、哲学家,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的学生,
曾任社会人类学实验室主任,
高等研究学院的研究主任及法国国家艾滋病委员会主席。
著作包括《两姐妹与母亲》《论男性/女性》。
【图书卖点】
1.忙碌生活中的心灵之书,符合当下慢生活的理念。
2.获法国驻华大使馆“傅雷”图书资助出版计划资助出版,已被翻译成多国语言。
3.《知心书》子系列,《知心书》已经很成熟,有很好的市场影响,可配套营销。
4.宣传切入点很多,比如以生活方式切入,可在三联生活周刊上联系做软文或硬广。比如以慢生活切入,可在许多提倡慢生活的微信公号做软文。
【目录】
2011年8月13日
与其说您“偷”得了假期,
还不如说您每天在偷取自己的一部分生命⋯⋯
8月13日
您呢?
假如有一天某件东西
将从您的生活中永远消失,
您最怀念的会是什么呢⋯⋯
8月14日
冒着令您不胜其烦的风险,我斗胆继续写……
8月15日 18点27分
在雨季的夜里抵达尼亚美,走出停机坪闻到非洲大地潮热浓烈的气味,看着月光下一对狮子悄无声息地横穿飞机跑道,车头灯突然照见一只兽的眼睛⋯⋯
8月17日
还有……
……看着《走出非洲》里极度克制的罗伯特·雷德福或《乱世佳人》里桀骜不驯的克拉克·盖博时激动到无法自已⋯⋯
8月18日
迷失在约翰·福特无垠的天空里,乘小飞机飞越非洲丛林;
打水漂儿;
不耐烦到哆嗦起来;
含住一块姜时感觉味蕾的颤动;
触摸小牛湿润的鼻子⋯⋯
10个小时以后
暮色四合时感觉空气微凉而轻轻颤抖,
听到阴险恶毒的话语时丝毫不为所动⋯⋯
8月21日
见到亲手种植的鸢尾第一次开花,
满怀爱意地剪下自己栽培的大波斯菊,
摘除枯黄的叶子,
把马草堆得整整齐齐;
在喧闹嘈杂之后享受宁静的美好⋯⋯
8月24日
第一次对自己崇拜的人
9月2日
在自己花园里不能不种旱金莲;
让瓢虫在手指上爬⋯⋯
9月4日
看电视时哭了,因为看到某人找到自己伤重垂死的兄弟,慌张地抓着他使劲摇,而濒死的兄弟目不转睛地望着他,像小孩一样呻吟……
9月6日
闭上眼睛缓缓而久久地嗅着深爱的人额角发丝间散发出的沥青和大海混合的神秘气味,而对方乖乖俯首不急不恼⋯⋯
9月10日
想到要给某人一个愉快的惊喜
就高兴得抖起来;
讲故事,大声读书⋯⋯
9月15日
独自一人想到一些事情的时候,
笑弯了腰或痛哭流涕⋯⋯
9月23日
米歇尔·福柯去世时目睹一些强大的灵魂为他哭泣……
10月10日
你看得出来,最亲爱的让-夏勒,这些并不是什么高深的哲学思辨,不是对于生命的虚无的深刻反思,也不是每个人难言的隐私。仅仅是把自己的生活中的每一幕变成一件美好的珍宝,它会不断地自动生长,让我们每天都能从中汲取力量。
序
下面的文字也许会令那些熟悉我撰写人类学专著的人颇感意外。我在此谦卑地告诉大家这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这是一本随着笔墨和灵感而产生的“幻想集”,而且其来有自。某个晴朗的夏日,其实是在烧烤般的酷暑中,我收到一张从苏格兰寄来的明信片。是一个我非常喜爱的人,让-夏乐·皮耶特教授——我在心底里把他尊称为“皮耶特先生”——从斯凯岛(Skye) 给我寄来了片言只语,信笺的开头如下:“偷得一周闲暇在苏格兰休假。”
要知道,皮耶特教授是著名的临床专家,拉皮狄耶(La Pitie) 医院的内科教授,深受患者爱戴。我也是他的一名患者,30年来有幸得到他的治疗。皮耶特教授只为患者和工作而活。我总是看到他处于几近精疲力竭的状态,为每一位患者看诊都会花上数小时,甚至会亲自把排在最后、等候太久的患者送回家,还去火车站接患者(他曾经接过我一次),何其慷慨和热情,简直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他竟在信笺上用了一个“偷”字:“偷得一周闲暇。”这个字格外打眼。谁偷?偷了什么?是皮耶特教授从一个他亏欠太多还报不尽的世界偷走了一点点喘息的时间,还是相反?他让铺天盖地的人和事、诸多沉重的责任和容不得片刻分心的工作剥夺了他的生活!是我们偷走了他的生活。是他偷走了自己的生活。
于是我开始这样给他回信:您每天都忽略了那些构成生活之盐的东西,却只是得到一种永远做得不够的负疚感。这样做又有何益?动笔写下几个主
要思路之后,我很快陷入了深思,认真地自问,到底哪些东西在过去、在当下、在未来构成我自己生活中的盐?
接下来便是一连串的罗列,一份简单的清单,就这样断断续续地从我脑子里冒出来,像一段长长的呓语般的独白,有关觉知、感受、情绪、“小确
幸”与大欢乐,偶尔出现深深的幻灭之感,甚至痛苦。尽管我愿意更多地回想生活中明亮的而不是暗淡的时刻,但后者不可避免地出现过。从那些每一个人(男人也好,女人也罢)都有可能在现实生活中经历的普通小事出发,我在其中慢慢加入一些私人的、历久弥新的、在脑海里留下强烈印象且永远难以忘怀的记忆片段,虽然在当时只是如电光火石般的一瞬,我相信那种体会可以经由简短的文字传达。大可以把这本小书看作一首赞美生活的散文诗。
我想,我的人生确实是逃过了不少烦心事的困扰。我很幸运能以智识思考为职业,这一职业让我的人生有了一种高度,给日常生活也增添了一分极其罕见的愉悦。我过去一直很享受我的工作,现在也继续享受着。我很幸运未曾遭遇贫苦和极大的困境,无须像成千上万不幸者那样为求生而挣扎。因此,我的话可能会被视为一个人生幸运儿的享乐主义言论,然而我仍期望这些谈及纯粹感官觉知的文字能唤起所有人的实际体验。
读者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会感觉到时间的厚度。我出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二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但我并未在“二战”中经历太多痛苦,反而有机会在利夫拉杜瓦(Livradois, 位于法国中央高原地区多姆省的一个自然区)度过了长长的假期,见识了业已不复存在的乡村和乡村生活方式。我在非洲的生活经历也会穿插其中,还有我的患病经历。当然还有各种相遇,不同寻常的邂逅,对自然、动物、天籁、光影、滋味等的关注,尤以对他人的关注为甚。书中不会或极少触及我的私人生活,同样也不会涉及智识生活、研究与写作,虽然这些事情也令人非常愉快;亦不涉及爱情,尽管爱情在我的生活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像在诸位读者的生活中一样,我想,它一定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但它不是我要谈的。我要
谈的是什么呢?
活着,这一简单的事实里存在一种轻盈和美好,超越职业,超越强烈的情感,超越政治上及其他任何方面的承诺,我想谈的就是这个,我们每个人都被赐予的这一点点多出的部分——生活之盐。
【内文选摘】
欢迎关注本博“阅读好书推荐”,申请试读请加入“阅读好书推荐图书试读”
QQ群(群号:129273743),我们努力为大家服务!争取更多试读书籍给博友们看。谢谢大家的支持和理解,请推广阅读,介绍给喜欢阅读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