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书书讯】《好一座浮岛》以冷静的目光审视这个世界 @华文天下图书出版

(2016-10-26 17:23:48)
标签:

华文天下

名家散文

台湾

简媜

文学

分类: 新书书讯

【新书书讯】《好一座浮岛》以冷静的目光审视这个世界 <wbr>@华文天下图书出版


华文天下·弘文馆

人心是一座浮岛,来来往往,匆匆忙忙

总有人好奇想要靠岸,总有人厌倦想要离开

华语散文名家 简媜 积累十年的转型之作

《好一座浮岛》

简媜以冷静的目光审视这个世界,以更锋利的笔尖刻画这个时代

她从一个成熟的角度观察世事的沉浮,叹息人到中年的无奈

     

[基本信息]

分类:名家散文               

书名:《好一座浮岛》作者:简                   

开本:32K/页数:312/字数:200千

出版时间:2016年10 月       

定价:38.00元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ISBN:978-7-5108-4736-3

CIP分类: Ⅰ. ①好… Ⅱ. ①简… Ⅲ. ①散文集-中国-当代

Ⅳ. ①I26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230896号

项目中心:弘文馆          责任编辑:李靖

存货大类:文学              存货小类:名家散文


[关键词]

简媜 文学 名家散文 台湾 好一座浮岛 简媜转型之作


[内容简介]

本书是华语散文名家简媜老师累积十年的转型之作,文字一改往日清新温柔的笔锋,以更加犀利和幽默的眼光看待世事的浮沉,正如她在本书中提到:“我感觉这书进入黑色麻衣时期;入味,乃动了肝火之故,某些篇章甚至有焦味。”简媜以冷静的目光审视这个世界,以更锋利的笔尖刻画这个时代,她从一个成熟的角度观察世事的沉浮,叹息人到中年的无奈。

相信读者在这部作品中,可以认识另一个简媜,可以看到她眼中的这个时代。


[作者介绍]

简媜,1961年生于台湾省宜兰县,台大中文系毕业,曾获吴鲁芹散文奖、时报文学奖等。是《台湾文学经典》最年轻的入选者,也是台湾最无争议的实力派女作家。著有《密密语》《私房书》《下午茶》《水问》《只缘身在此山中》《女儿红》《胭脂盆地》等十余种散文集。


[图书卖点]

简媜积累十年的社会观察,是其中年时期的转型之作,遂用纸笔记下所见所闻,感叹这世事的变化,感悟人到中年的领悟。

内文双色印刷,排版精美大气。用纸考究精良。

随书附赠精美书签。


[编辑推荐]

实力派女作家简媜,累积十年的转型之作,文字一改往日作品酒红丝绸质感,进入黑色麻衣时期。简媜以冷静的目光审视这个世界,以更锋利的笔尖刻画这个时代。她从一个成熟的角度观察世事的沉浮,叹息人到中年的无奈。

浮生甚暖,在于藉由他人生活之观赏,遂得出未曾察觉的滋味。浮生甚暖,在于那个奇异点闪耀时你恰好在现场

人到中年,年轻也好,衰老也罢,笔尖流淌的墨却发不出甜美的味道。却以更冷静的目光审视这个世界,以更锋利的笔尖刻画这个时代。只能用文字抵挡种种坠毁,希冀我辈身处这座漂泊的岛上,不至沉落。

正如简媜在文中写到这是一个破碎的镜面世界,你盯着哪个镜面看,决定于灯光聚焦在哪一片”。我们从她犀利幽默的文字中,一窥这位散文名家对现世的态度和感叹。从多角度认识简媜老师眼中的世界,是喜,是悲;是嬉笑,是怒骂;是温暖,是残忍;是拥抱,是远离……相信读者可以心中自有属于自己的那座岛屿。


[建议上架]

名家经典·散文

—————————————————————————————————————————————————

经销商:天津华文天下图书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立路30号仰山公园3号楼               电话:010-82605959

 

[随书附赠]

 

【新书书讯】《好一座浮岛》以冷静的目光审视这个世界 <wbr>@华文天下图书出版

 

人生就是一场电影,路过的人,形形色色;遇到的事,千奇百怪

相同的是,每个人的观影时间都是“all your life”

从你的角度看,这场“浮生记”是什么样呢?

相信你眼中自有风景,心中自有答案。

So,Enjoy your movie

[目录]

 

我有惑——四十岁“不顺眼”手记

肉身启示录

难以启齿的生活

相会麦当劳

圣境出巡——菜市场田野调查

房事恐怖片

那个星光灿烂的所在

漂泊的新台湾人之母

台湾蔬果恩仇录

一个政治不正确者的针孔书写

真理的死亡证明书

你看见了吗?

尚未发生

后记 浮生咸咸

 

 

[内文欣赏]

我有惑

那感觉像捅了一窝虎头蜂, 从此被大大小小的“惑”螫得不成人形。

事情很简单,说起来有点复杂。

虽然至今仍会背诵:“五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这段孔老夫子嘉言录,自己眼看也要扬步跨越四十门槛成为千禧年一枝花,偏偏不知怎地开始有惑。首先,觉得孔老夫子骗人,四十岁就能不惑,道行未免高了点儿。不过,古人寿短今人寿长,四十之数依“年龄汇率”兑换约值八十,换言之,今人活到八十若能不惑即是圣人。依这算法。现时的我尚未“弱冠”,血气方刚乃是正常。

现代人一旦挨近四十边儿,不仅有惑,还以惑养惑,惶惶然踏入中年叛逆期,造自己的反。在事业上静极思动,跳槽、转业或创业,成功者立即有财经杂志专题报道。冠以“跨世纪接班人”或“大师”“教父”“天王”等狗项圈般的封号(不过,数位时代绝对是史无前例具有“弑父情结”的时代,四十二岁的人只能给二十四岁电脑鬼才当警卫),失败者则不必赘言。感情上也不安静,二度单身、汰旧换新或兼容并蓄,抽屉里不乏“悔过书”或“离婚协议书”,最糟的是“验伤单”。身体也开始闹事,该软不软,该硬不硬,遂一夕之间从美食享乐者变成生机饮食的狂热信徒。若无以上事例,必然另有玄机;要不是年纪一大把才生个小孩(或又生一个)藉此注射“中年危机”疫苗,即是三更半夜忽地将红尘看得半破,天一亮成为慈济志工。

四十岁很麻烦,学问、修为固然有点积蓄,但那本钱只够摸到上帝的腰围,没多大长进。年轻像一件薄薄

的花衬衫,即使是恶寒天气也能招蜂引蝶把春天骗回来。四十岁不是,像穿着别人闷了两个冬天没洗的厚大

衣,再怎么谈笑晏晏,就是有霉味。

我的惑是自找的,没人惹我。先是两只眼睛觉得干涩、灼热,接着看什么都不顺眼了。原本清楚明白的事物,忽然变得面目模糊;昔日真金不换的道理,于今与破铜相类。我查遍各大医院眼科,有看“白内障”“青光眼”的,但没有一位医生专治“不顺眼”。这病发作时又不限眼睛,几乎是全身不舒服,即使把门锁得紧紧的,也觉得门后有一百只虎头蜂嘤嘤地等候。趁我“顺眼”时,记下数惑,那是最常让我“不顺眼”的过敏源。以供我辈“四十族”参考。说不定哪一天,可以找到顺眼秘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