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听说在上海世纪大道地铁站内,摩登繁华地段打造了一个景点式复古风格的餐饮体验休闲区,还原19世纪30年代的老上海的面貌。于是今天我们乘地铁到世纪大道站,从11号出口前往上海世纪汇广场地下一层“食忆里”,沿电梯下楼地下二层就是“1192弄”。
30年代老上海风情商业街亮相上海,游客漫步其中宛如穿越,在幽暗的灯光下,可以漫步体验19世纪30年代时期老上海的情调。老街上放着黄包车,墙面贴满了那个时代的广告。路灯和店面的招牌都具有老上海的特色。走在“街道”上仿佛这里的空气都充满着一股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老上海生活气息。现场还专门设置了一个船坞码头。游览其中仿佛回到了上世纪的“远东第一大城市”
虽然时光不能复返,但“1192弄”却能带你回到老上海,重拾旧日的记忆。“1192弄”是一个独特的“摩登老上海”空间,这里的商店虽然还没有全部开业,但已经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这片包含小巷、民居、仓库、街市、船坞码头等多种老上海城市建筑的空间,之后将成为汇聚中国各大城市小吃的美食市集。这里最引人注目的景观就是停泊在船坞码头的这艘远洋船。
在黄晕的灯光下,仿佛穿越回到拥有150年历史的十六铺码头,远洋船的周围摆满了行李箱、箩筐和沙袋,似乎可以感受当时码头的嘈杂,人们脚步匆匆、停歇不得。整个船坞码头呈现出自然写实的斑驳复古的风格——码头文化也孕育着上海的市井风情。
船坞附近的下关码头停靠着一辆有轨电车,也叫“铛铛车”,是老上海电影里的最常见的出行工具之一。“1192弄”里的电车不但可以观赏,还可以搭乘。 船坞的另一侧,则是老上海人们生活和休闲娱乐的场所。灯红酒绿的“十里洋场”里,“永安百货”、“先施百货”、“新新公司”、“大新公司”和“中国国货”五大著名环球公司在此崛起。酒吧、舞厅、剧院在此聚集……“夜上海,夜上海,这是个不夜城”,老上海的繁华与歌舞升平在这里得到淋漓尽致地展现,一派热闹非凡的模样。
大户人家门口前停靠,大街小巷穿行的交通工具是黄包车,也称“人力车”。1914年在上海,黄包车仅公共租界就有9178辆。当时为区别于私人包车,所有公共人力车被漆成黄色,从此 “黄包车”成为人力车的代称。从老式斑驳的石库门到脱落掉漆的弄堂砖瓦,从墙头的画报广告到车行前的老式自行车,“1192弄”从细节出发,还原了上世纪30年代的“东方巴黎”的场景。
这里还有一个可供歇脚的茶馆,里面的桌子和椅子都是木质的,复古又温馨。街上红红火火的灯笼随处可见,和晕黄的路灯互相映衬,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传统中华各地老字号小吃,一网打尽。为了匹配这座老上海主题街区、“摩登、复古、怀旧”的空间情境,焕然一新的中华老字号们将在此隆重登场,各地小吃在此荟萃,让你吃吃吃不停!这里有登上《上海米其林指南》“必比登推介餐厅”榜单的大壶春点心店、《舌尖2》中出现的老张牛肉面、诞生于1958年香港的木仔记、上海著名的老字号餐厅沈大成、百年文化的传承的泰康食品……大壶春点心店 杏花楼旗下的大壶春点心店,生煎馒头、蟹壳黄、牛肉汤等老上海传统美味早已闻名中外。从南市区走出来的郑阿姨特色馄饨,带着南市居民记忆中的童年味道,汤底是用猪板油熬制,香鲜不腻;馄饨皮薄不粘,实在的馅料,一口下去就是满足。阿甘锅盔源于湖北荆州的一种特色小吃,保留上千年传统手工工艺,还原古法炭火烘烤,烤制出来的锅盔香脆可口,唇齿留香。千年传承空心挂面,经28道工序,制成后的空心挂面细如丝、柔如筋、味可口,享有“天下第一挂面”的美誉。
图文陈子山人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