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贵平老师文章,还是不要让孩子考研了,一心一意考工作吧
(2022-10-11 15:28:20)分类: 生活随笔记录 |
今年520万人报考研究生,考研这么卷怎么办?
原创 贵平老师 贵平老师 2022-10-11 07:56
发表于河北
预计今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将达到或超过520万人。去年是420万,前年是380万,十年前的2013年,报考人数仅为180万。
整班复习考研,在高校已经是普遍现象。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大学本科已经降低到并不是为了学专业,而是为了考研究生的程度
由于竞争激烈,开始有985的学生,为了读研和推迟就业,报考普通高校的情况。
超过400分,已经并不是一个威武的分数了,落榜的很多,被调剂的时候,不得不选择中西部比较差的普通高校。
有的学生,因为复习考研,导致焦虑或抑郁,心理到了非常脆弱的地步,无法在学校继续安全地复习。
考研重灾区密集出现。去年,报考四川大学的有4.6万多人,考录比10:1。西南大学、复旦大学、郑州大学、暨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还有不少大学,报考人数都超过3万人,而录取方面,推免名额大约就占去了一半,一旦报考了这些学校,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相当于希望渺茫。这意味着他们长达一年多的复习考研泡汤的概率高达十之八九。
考研,对很多同学,欲罢不能。可能的原因,一方面是对更高学历的向往,另一方面,他们非常有可能重新回到了中学时期已经习惯了的应试模式之中了。一头埋在题海中,便可以有充足和自身难以觉察的理由,逃避将要面临的诸多困难与挑战。
由于欲罢不能,考不上的,就得二战。问题是,学习到了一定程度,成绩的提高通常就比较困难了,再加上每年二战,每年水涨船高,即使有一点进步,也被抵消掉了。陷入二战、三战乃至更多战的同学越来越多,毕业后专门继续复习考研。
以下直接给出建议,不展开了:
1.目前情况下,考不考研要慎重了。认真想好,到底考还是不考。现在来看,考研的不确定性太高,而且读研以后就业前景未知。不是努力就能够实现目标,或者说实现目标的成本太大。一战如果考不上,立即就会非常被动。
2.考研复习的周期太长,一等就是一年,再等又是一年,别的基本干不成。现在需要的是短平快。
3.考研是否有潜力,主要看高考数学和英语成绩,这两门课如果成绩好,考研复习起来走得快,容易胜出。如果高考这两科成绩一般或稍好,不太建议非往这条道上挤。考研不考数学的,另论。
4.一战成绩如果不理想,并且用功复习了,慎重二战。
5.已经复习考研的,考试结束后,感觉自己成绩不理想,立即准备考编,包括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考。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复习周期短,主要是平时积累和综合素质,并且报考机会多,国考、省考、选调生招考每年一次,事业单位不定期有招考。总体上,考编更加灵活机动,成本低得多。
6.有的学生想着考上研究生,将来再考公务员,这是最不合适的选择。既然读了研究生,就再往上读。要么,就从大学直接考公务员。
7.普通高校本科一批的学生,真正有竞争力适合考研的同学,其实是较少数,大约能占到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就可以了。本科二三批的同学,一般不太建议考研究生,不是说一定考不上,而是考上的概率更低,成本太大。
8.不考研的学生干啥?一是考编(这个前面已经说了);二是在大学学好专业知识,或者自己选择钻某一个行当,大学期间就多接触社会,多接触实践,尝试着自己做一些事情,只要去做,在做中学,同样能干的很出色。我说的意思是,在大学期间,为将来创业做准备,盯住一行去积累去实践,即使这行不行,你知道接下来该往哪里选择了,这就了不得。现在的社会很活,不是学问高就顶事,念到大学,不比别人低就可以了。
生存,干事业,未必需要念多少书,主要是人情世故和人生经验。让想做学问的,去念书。
看贵平老师文章,还是不要让孩子考研了,一心一意考工作吧.
前一篇:今天用中国神华赚了51元钱
后一篇:神华被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