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艺术赝品反映出来的趣味经济学

(2013-10-05 16:53:22)
标签:

艺术性

趣味

真品

安格尔

都是

文化

分类: 文化反思

   是什么成就了一名伟大的画家?出色的构图?高超的画技?这两点毋庸置疑。有时也靠创作主题或理念的新颖性。但真正的伟大指的是画家为作品赋予一种难以描述的特质。

 

   然而,有这样一种人,他们似乎能准确把握这个难以名状的东西,并且能够按要求把它复制出来。例如,1945年,一位名叫汉·凡·米格伦(Han van Meegeren)的荷兰人因将一幅国家艺术珍品,也就是维米尔(Vermeer)的一幅画作,卖给希特勒的副手赫尔曼·戈林(Hermann Göring)而面临死刑。他辩称这只是幅赝品,由他本人仿造。当被要求现场模仿一幅维米尔的画作来证明自己时,他表示十分不屑。在审判者怀疑的眼神下,他以维米尔的风格创作了一幅全新的作品《基督在博学者中间》。

从艺术赝品反映出来的趣味经济学

汉·凡·米格伦(Han van Meegeren)

从艺术赝品反映出来的趣味经济学

Han van Meegeren的《The Supper at Emmaus》

 

从艺术赝品反映出来的趣味经济学

骗过格林的那幅假画《Christ and the Adulteress》

 

从艺术赝品反映出来的趣味经济学

安格尔的《基督在博学者中间》同名作品

 

 

  戈林当时在本国遇到了点麻烦,所以就没有起诉凡·米格伦。但格拉菲拉·罗萨莱斯(Glafira Rosales)可没那么好运了。作为纽约的一位艺术品商人,罗萨莱斯于本周承认了在过去的十五年里曾向两个当地的商业艺术画廊卖出了63幅假画,总收益达三千多万美元。她被强制要求退还所有收入,目前仍在等待法院的判决。

 

一堆波洛克作品

   罗萨莱斯女士因出售赝品获罪,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但虽然这些艺术品伪造者给他人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但他们也通过揭露艺术品市场上核心艺术品的真实价值而娱乐了大众。

 从艺术赝品反映出来的趣味经济学

从艺术赝品反映出来的趣味经济学

   艺术品市场称伟大的艺术家都是独一无二的,而这种不可模仿性使得他们的作品都贵得离谱。大多数著名的艺术家都很优秀,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像伪造者凡·米格伦和为罗萨莱斯女士伪造罗斯科和波洛克画作的钱培琛,他们的存在证明了这些艺术家是可以被模仿的。如果不是的话,那真品和赝品之间的差别就会十分明显。罗萨莱斯女士的顾客就没有发现其中的区别,难怪事后他们懊恼不已。

 

  如果购买者纯粹是因为欣赏画作的美而去购买它,那么即使是把假画挂在自家墙上也会心满意足。但伪造者的曝光所引起的愤怒和尴尬说明了情况并非如此。

 

   名贵的画作被经济学家称为地位性商品——这类商品昂贵的价值很大程度是因为其他人无法拥有。不管是墙上的名画,还是花园里的雕塑,都彰显着其主人的品位和财富。大多数情况下,价格越高,需求就会越少。但是艺术品,跑车和名酒却打破了这一经济学定律。当真正被买下的商品能证明买家的确是花了大手笔时,那么价格的上涨反而会使需求猛增。

 

  这个现象说明了商品稀缺性和真实性的重要性。正因为此,艺术品的价格才会持续居高不下。艺术家若忽视这一点,便会自尝苦果。例如,当达明安·赫斯特(Damien Hirst)的现场画作被大批量生产时,其价格直跌。市场对批量生产过程失去了信心,至少可以说,这样生产出来的作品和原创者的联系不再紧密。

 从艺术赝品反映出来的趣味经济学

从艺术赝品反映出来的趣味经济学

   罗萨莱斯女士的一生无非是对艺术行业的嘲讽。这个行业声称颂扬人类最崇高的文化,但艺术家的名字却比美感更重要,而专家却连真品和赝品都无法区别开来。即使罗萨莱斯女士出售的画作不是真正的艺术品,但她的一生,不同寻常、万般真实且意义深刻,充满了艺术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