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是明朝专有军事特务机构,直接听命于皇上,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不过,锦衣卫成员并非都是粗线条的肌肉男,舞文弄墨的湖北名画家吴伟竟然也是其中一员。

湖北省博物馆收藏的《雪渔图》
不论构图、技法、意境均有很高水平,堪称吴伟的代表作。此图为绢本,水墨画。纵245厘米、横156厘米。画面形容的 是:在湖山相接的港湾,渔民冒雪网鱼的景况。图右渔舟十八只,星星点点。渔人二十八,他们头戴笠帽,身披蓑衣,或撑船,或撤网,稳练地左右。形象差异,姿 态分歧。图左山石树木,近处有数块嶙峋山石,斜卧湖畔。几株老树,枝干叠错。中景一大山,重峦亘绵。山上植松树,山间雪佛寺。山旁小坡缓下,山与水自然相 连,远方之山峦,亦多有层次,渐隐于茫茫天水之际。图右上款署“吴伟”。铃“次翁”、“小仙吴伟”二朱文印。图中真实地反响了渔家的通常生存。渔家的清茶 淡饭,粗衣短褐,在水天一色的大自然景色中,给人以自然纯朴的风趣。此图由同为江夏人氏的湖北大收藏家漫步可的后人在1960年募捐给湖北省博物馆。
吴伟是江夏人,父亲早逝,年幼时被湖广布政使钱昕收养,来到江苏常熟。吴伟从小就流露出绘画天赋,7岁时画了一幅画,并题字:“白头一老子,骑驴去饮水。岸上蹄踏蹄,水中嘴对嘴。”令老师十分惊讶。后来,吴伟的画名逐渐传开。17岁时,他闯荡南京,受到成国公朱仪赏识。朱仪惊呼吴伟为小仙人,从此,吴伟便以“小仙”为号。
吴伟曾3次被皇帝召见。1480年,20岁出头的吴伟来到北京,明宪宗召见了他,并赐予他锦衣卫镇抚的职位,以及“画状元”印章,任职于画院。授锦衣卫的武官官职给画家,是明代画院特有的怪现象。
吴伟擅长画人物山水,时常绘制巨大的山水画卷。湖北省博物馆收藏的《雪渔图》是吴伟的巨作,画面高245厘米,宽156厘米,是省博物馆收藏的绢本中最大的一件。《雪渔图》描绘了港湾渔民冒雪捕鱼的情景,人物姿态各异,线条精细,山水则笔墨淋漓,气势恢宏。《雪渔图》是汉口近代著名收藏家徐行可的收藏,其后代于1960年将这幅画捐献给了省博物馆。《雪渔图》曾代表省博物馆,作为精品书画远赴美国参展。而当年的吴伟虽获皇帝赏识,但却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贪杯。甚至被皇帝传唤去作画时,也喝得酩酊大醉。他这种放荡不羁的性格与复杂的宫廷格格不入,最终被免去了画院的职务。
明代设有宫廷画院,但画家无专业职位,政治待遇低下,有官职的如吴伟、石锐、沈政等都是锦衣卫。由于锦衣卫的性质,当时一般画家看不起画院画家。

【名称】明 吴伟 长江万里图
【年代】明代
【简介】长卷,绢本,墨笔,纵:27.8厘米,横:976.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 图为吴伟传世水墨写意山水画中仅见的长卷巨制,描绘了万里长江沿途的壮丽云山、幽谷山村、城乡屋宇、江上风帆等。长卷构图,起伏多变;意境浩荡而含蓄,江 山壮美而显生机。用笔筒逸苍劲,横涂直抹,峰壑毕露,枯湿浓淡,一气呵成,痛快淋漓。集中反映了画家以气势取胜的艺术特色。
《画刘海蟾》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明代
【作者】吴伟
【规格】绢本,纵49.2公分 横51.2公分
刘海蟾本名刘操,五代宋初人,道号海蟾子,弃官学道成仙。宋元以来民间故事“刘海戏金蟾”为“刘海蟾”三字演绎。一说仙人刘海收伏千年金蟾,金蟾能吐金钱,周济穷人。另说刘海父为官甚贪,死后被化作三足蟾投入秽海,刘海得道后以一串金钱钓出。
幅上“小仙”为明代吴伟称号,然疑后加之款。完成时代约在明末。墨画。款。小仙。鉴藏宝玺嘉庆御览之宝。
《东方朔偷桃图》明 吴伟 绢本水墨 纵1346厘米 横876厘米 美国马萨诸塞州美术馆藏
吴伟画人物师吴道子,纵笔不甚经意,而奇逸潇洒动人。山水巨石俱作斧劈皴。白描尤佳。东方朔为西汉名士,擅长辞赋,性诙谐,后世常以东方朔逸事为画题进行创作。此图描绘东方朔从西母处偷得仙桃后,匆匆逃跑的情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