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画掉”病痛,“疗愈”人生------绘画治疗浅议

(2013-08-09 16:34:48)
标签:

文化

人生

自发性

症状

诗歌

分类: 艺术史论

 

   有这么一个故事,也许大家都听过,不过我还是要唠叨一下。说的是秦观观画治病的事。北宋婉约派词人秦观重病之中,他的好友名医高符仲探病同时展示给他一幅唐代大诗人、大画家王维的名画《辋川图》,给他一个特殊的药方:“坚持天天欣赏这幅画,不久可痊愈。”

    秦观将信将疑,不过他对《辋川图》慕名已久得观真迹心中大喜,便一边卧床调养,一边细细地品味,观赏中不知不觉地吟起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画掉”病痛,“疗愈”人生------绘画治疗浅议

    这时的思绪已经离开病榻,神游了辋川。几天下来精神为之一振,心境豁然开朗,神清气爽,烦恼渐消,食欲增加,果然痊愈。秦观特地把这件事写成《书{辋川图)后》一文,还把文章收在他编纂的《淮海集》中。

   清代诗人王士祯(16341711)有过一段极精辟的见解。他把创作和观赏书画作品称作“特健药”,认为有养生治病作用。在《香祖笔记》一书里,他说:“盖少湘(秦观字少湘)观《辋川图》而疾愈;黄大痴、沈石田、文衡山辈皆工画而享天年,人谓是‘烟云供养’,则特健药,宜矣。”

    众所周知,疾病与人的精神状态关系是有联系的。委屈、沮丧、苦恼、失望、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都能致病,有的则因患病而精神压抑,闷闷不乐,使疾病难以痊愈。现代医学认为在人体中存在着精神神经内分泌系统,情绪可以通过神经递质对内分泌系统产生作用,从而影响全身的代谢活动。不良的精神状态会导致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和免疫系统抗病能力下降,消化道溃疡、高血压、心脏病等疾患随之而来而绘画治疗会使之缓解,病也容易治愈和康复。

 

 

   绘画治疗是表达性艺术治疗的方法是让绘画者通过绘画的创作或是欣赏(欣赏过程本身就是再创作),利用非语言工具,把不良的情绪出,将潜意识内压抑的感情与冲突呈现出来;把愉快的情绪导入,在绘画的过程中获得抒解与满足。原理不仅是潜意识的表达更是一种投射技术绘画是自己舒缓压力、释放情绪的一种方式,在绘画中,我“画掉”自己内心的负担,而都市生活的喧嚣、忙乱也在绘画之中退却了。

 

   另一方面绘画的语言丰富,内容清晰在语言乏力或缺失的时候,绘画可以帮助治疗师做诊断美国心理学家:“用左脑的钥匙打不开右脑的锁”。 大脑的左半球主管逻辑、推理、判断,是依靠言语来进行的。右脑主管视觉经验,如颜色、线条、节奏等,处理图像信息,视知觉进行思维。绘画治疗师还会再结合其他的心理治疗方式,经过放松训练、系统脱敏、情绪宣泄、认知重建等治疗方法,使患者更快康复。下面几种自发性的艺术表达有助于释放潜意识中被压抑的情绪及冲突

 

   绘画消除阻抗和病痛利用绘画帮助患者将那些难以启齿、具威胁性的内容投射出来,正像墨西哥女艺术家弗里达·卡罗做的那样。6岁时弗里达得了小儿麻痹,致使右腿萎缩。18岁那年她乘坐的公共汽车出事故,她的右脚脱臼,粉碎性骨折,肩膀也脱臼。她经历了一生中33次大手术,最后只能靠插管维生,伤痛如影随形。弗里达在苦痛中用绘画来转移注意力,父亲为她买了笔和纸,母亲在她的床头安了一面镜子,透过镜子她开始画自画像

 “画掉”病痛,“疗愈”人生------绘画治疗浅议

“画掉”病痛,“疗愈”人生------绘画治疗浅议

“画掉”病痛,“疗愈”人生------绘画治疗浅议

“画掉”病痛,“疗愈”人生------绘画治疗浅议

“画掉”病痛,“疗愈”人生------绘画治疗浅议

“画掉”病痛,“疗愈”人生------绘画治疗浅议

“画掉”病痛,“疗愈”人生------绘画治疗浅议

“画掉”病痛,“疗愈”人生------绘画治疗浅议

 

 

我的画中的信息就是痛苦……彻底地画出我的生活……我相信这是最好的作品。”她这样评价自己。

    创伤反应带来的最严重的痛苦是情绪困扰,恐怖景象透过视觉作用于人的情感。右脑情绪调节是一种有效的良方绘画治疗师营造安全的气氛,引导患者用画笔描绘出创伤性场面,反复之中患者战胜心灵的痛点产生出的绘画作品不仅是审美意义上的,是心理意义的。欣赏自己的画作渐渐使回忆产生安全感痛苦的“闪回”会消失积极情绪被唤起,再结合其他心理和药物治疗,患者得以康复。

 

  绘画引发当事人的联想。蒙德里安的绘画构图就是为了表现。他认为每一件艺术品应该在整体上和谐一致,多余的细节,都会影响观众心灵对主要部分的领会。这种简单的图像会唤起观者的联想,一种对所经历的事物的联想。他重视协调、纯粹、宁静的艺术在简单的结构与色彩中寻求一种韵律,这种韵律和谐使患者心情平复从痛楚的回忆里过渡到美好的回忆之中,因而神奇的疗效。他认为:“作为纯粹表达人类精神的净化了的艺术,将必然通过一种纯净的、亦即抽象的美的形式来体现。”

   人们必须把艺术提高到“没有时间、地点和空间的无关系于个人的好不偏颇的境界,在那里,人们可以接触到数学诗歌、以及人类心灵所能感受到的一切最美好和最纯粹的事物”这便是绘画治疗的唯一的途径。

 

 “画掉”病痛,“疗愈”人生------绘画治疗浅议

“画掉”病痛,“疗愈”人生------绘画治疗浅议

“画掉”病痛,“疗愈”人生------绘画治疗浅议

“画掉”病痛,“疗愈”人生------绘画治疗浅议

 

绘画是情感转移关系的表现图卢兹·罗特列克,法国后印象派巨匠、近代海报设计与石版画艺术先驱,蒙马特之魂。罗特列克承袭印象派画家莫内、毕沙罗等人画风,并受日本浮世绘之影响,创造出独特的绘画技巧。可是就是这样一位大家因多代近亲通婚,患有遗传性疾病,儿时停止了腿部骨骼发育,成为身高仅150公分的侏儒。但是正是绘画填满了他饱受歧视的心灵。作品中常出现巴黎蒙马特红磨坊的舞者、女伶、妓女等中下阶层人物,欢快动感的成为主调,看不到一丝他心头的“阴云”他把痛苦转化成为对这些“悲惨”人群的“爱”。把他们呈现在画布上的同时,他内心的苦痛得以消解。

  

“画掉”病痛,“疗愈”人生------绘画治疗浅议

“画掉”病痛,“疗愈”人生------绘画治疗浅议

“画掉”病痛,“疗愈”人生------绘画治疗浅议

“画掉”病痛,“疗愈”人生------绘画治疗浅议

 

许多绘画治疗师活跃在治病救人的一线,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并研究出大量的学术成果,比如克莱曼、卢宾等。他们的美术治疗实践产生了新的治疗学科--绘画治疗学。其中阿瑟·罗宾斯则是以客体关系理论为基础进行美术治疗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艺术反映了当事人的内部客体关系、相关防御和发展问题,艺术形式为当事人提供了一个既非内心世界也非外部客观世界的过渡空间,这个空间成为主观现实和客观现实的桥梁。

 

 

    我们见到的绘画治疗就象给心做个瑜伽。一方面让患者在艺术创作中,用红黄蓝的绚丽宣泄满心的情绪,或激越或沮丧,帮助患者将症状空间转换为治疗空间。另一方面在欣赏过程中,大师画作的和谐色调唤起身心智慧让心灵有氧运动而观赏患者自己的画作,渐渐消除不安和恐惧的记忆,建立起积极健康的心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腐烂的构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