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71zone
71zone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9,838
  • 关注人气:2,2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坦培拉技法

(2013-05-25 09:59:37)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坦培拉技法作者:陈皓

坦培拉技法一
      纯净蜂蜡(应为白色或淡黄)按体积蜂蜡与松节油1;3.5或1;4溶解成膏状,
      把完全干透的油画(洁净)平放好把腊膏放在手掌的球部(小指侧手掌的最根部)轻,匀,揉到画面.
      得到的上光可以很好的保护画面但是哑光的,你要亮点的可以等干后用绒布抛光.  

      配制的方法非常的多我也不是都做过,可靠性我不敢肯定,说个我自己做过的吧.
      一个鸡蛋,等体积的油,2份等体积的水,依次装到瓶子里,每次都要充分摇匀,注意我说的次序,否则

肯定失败.(上说的鸡蛋可以是全蛋也可以是只要蛋黄.)
      我画蛋彩不多,先说了,可能不是最好的 
坦培拉技法二
      坦培拉的乳液配制与绘画方法如何?
      坦培拉绘画的媒介剂——乳液分天然乳胶和人工合成乳液两大类。欧洲传统坦培拉绘画使用鸡蛋坦

培拉乳液,现代画家也使用干酪素乳液和甲基纤维素乳液。其配制方法如下:
      (1)鸡蛋坦培拉乳液 ①水性蛋黄坦培拉乳液:一个蛋黄加入等量或二分之一的清水,再滴入几滴

白醋,使其乳化并防腐。
      ②油性蛋黄坦培拉乳液;(1∶2)达玛上光油与亚麻仁油按2∶1混合后,取两小勺混合剂加入一个

蛋黄,再滴入几滴白醋。
      ③全蛋坦培拉乳液:即蛋清、蛋黄一起替代蛋黄使用,可以根据画家需要按上述两种方法配制水性

或油性全蛋坦培拉乳液。全蛋坦培拉乳液的另一配制方法:一个全蛋、半份(1∶2)达玛上光油、半份亚

麻仁油和一份清水。
      (2)干酪素乳液
      取50克干酪素放入盛有125毫升清水的电热锅中加热至沸腾,再加入15~20克碱式碳酸铵(先用温

水溶化),不断搅拌,使干酪素充分溶解后,再兑入125毫升清水制成胶液,加
      1%的铅白用以防腐。该胶液作为水性乳液可以直接用来调色作画,也可以加入适量的达玛上光油

和亚麻仁油使用。 (3)甲基纤维素乳液
      取甲基纤维素31克,兑入2.2升清水,搅拌溶解后即可使用。直接用于绘画时,最好混入半份或等

量乳胶。一份甲基纤维素加半份达玛上光油、半份亚麻仁油和一份水即可配成油性甲基纤维素乳液。
      坦培拉绘画的方法: (1)多采用木板等硬支承材料,在底板上贴一层纱布或其它布料。 (2)白

垩底子或石膏底子。不使用油质底子。
      (3)用坦培拉乳液调和色粉作画。 (4)在与画幅等大的素描纸上画出严谨、工整的素描搞,再

拷贝到画底上,喷上稀薄的矾水后便可着色。
      在作画过程中,坦培拉乳液最好随用随制,因为此乳液时间过长会变质或出现油水分离现象。调色

时根据着色需要蘸水稀释。第一步,以水彩画方式用平头笔铺大体色,接着用小号毛笔以浑厚的小笔触逐

步施色塑造。由于坦培拉颜料的半透明性,大面积施色不易涂匀,故采用罩色与小线条排列的技法作细致

描绘。敷色原则是由浅及深、先薄后厚。坦培拉的绘画特色:能精细描写物象,并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色彩

的鲜艳度,而且干得快(落笔后几秒钟即干),可反复多层绘制。
      如图27为波堤切利的板上坦培拉绘画《圣母子与六位天使》。 
什么是混合技法?
      古代欧洲画家们在谙熟和热衷于坦培拉绘画技法的同时,也渐渐发现并意识到了它的不足,主要表

现为:颜色之间难于融合晕接以及使用小笔排线过于费力等。于是有人尝试着用油脂调和颜料作画,并与

坦培拉颜料交替使用。后来,凡·爱克兄弟创造了坦培拉与油画的混合技法。
      混合技法是以坦培拉颜料作单色素描,然后涂上一层透明底色,在此基底上进行油性树脂颜料的多

层晕染。在获得饱和的色彩之后,再用坦培拉颜料在油性颜料上面进行精细刻画。这种混合技法既利用了

坦培拉颜料干得快,坚固、又有一定油性、描绘精细的特性,又结合了油画颜料融合迅速、色彩饱和、再

现颜色快、易于晕接的特点。
      现代画家采用混合技法的方法是: (1)在底板上贴纱布,做石膏底子。 (2)用坦培拉乳液调和

黑色画出基本的明暗关系。
      (3)用达玛光油与松节油等量混合,再调上少许黄赭油画颜料涂在画面上作为透明底色层。要薄

涂,只为获得略带油性的基底。
      (4)用坦培拉白色和少量黑色进一步描绘。待素描画充分后,开始用油画颜料调和媒介剂(或三

合油)进行层层透明罩染。
      (5)经油画色多层罩染,画面色彩基本确定。再用坦培拉白色将亮部及细部进行描绘(提白)。
      (6)反复进行提白与罩染直到满意为止。完成的作品需放置一年左右再进行上光。 混合技法要求

程序严密、制作严谨,故不适于时间性较强的绘画风格。
      如图28为丢勒板上坦培拉与油画混合技法作品《自画像》。 
三、坦培拉绘画的教学实践
      向学生讲授坦培拉绘画材料与工具的制备:
      1.准备好材料,木板、布(旧麻布或棉布)、动物胶(明胶)、乳白胶、大白粉、熟石膏粉,再

准备好所需工具大小锅各一,量杯、5公分宽刷、大调色刀。
      2.向学生讲解并示范坦培拉绘画的制作程序。
      第一步 配制浓胶(1:7)
      用量杯或勺量一份胶对七份水。在第一只小锅中浸泡片刻使胶软化,然后在大锅中隔水加热,缓缓

搅拌,至胶完全溶化,即可停火。胶不能煮沸。
      第二步 裱布
      预备一硬毛刷或粗布团,裱布时擦布用。如同中国裱画程序,只需留意不使布与板之间有气泡。板

的侧面同时刷胶裱平。
      第三步 涂白底
      分四次薄涂十二层。
      用刷涂,每层刷纹方向不同,两层如十字,四层如米字,交叉涂胶层。每层纹路方面不同,有利层

层相结。
      涂底程序:
      第1、2、3层胶水比例1:8(1份胶比8份水)
      胶粉比例1:1
      第一层涂层,隔20分钟待干。即涂第二层,再隔20分钟涂第三层,需要三小时待干。
      第4、5、6层胶水比例1:10
      胶粉比例1:1
      第三层三小时后可涂第四层,隔20分钟涂第五层,再20分钟涂第六层,第六层需隔夜待干。
      第7、8、9层胶水比例1:10
      胶粉比例1:1
      每层间隔20分钟待干,第九层需隔三小时。
      第10、11、12层胶水比例1:12
      胶粉比例1:1
      每层间隔20分钟待干。
      系统介绍传统坦培拉技法,安排临摹课,首先制作坦培拉乳液;
      坦培拉乳液是用蛋黄和水调制而成的。这两种成份比份的比例有三种,分别对应绘画制作的三个步

骤,其平均值是1份蛋黄比6份水,也就是说这是圣像画所用乳液中蛋黄和水的总比例。

      第一步 1:9
      第一层颜色,亦称作“小湖”(顾名思义多用水),要求干后无光泽,这时需要9份水比1份蛋黄,

这一步作画时,如水彩画一样,色彩适量,让水流动,平涂时不能反复刷。

      第二步 1:6
      第二层颜色需要1份蛋黄比6份水的乳液。第三层即透明层,是第三步的收尾工作,作用是统一先前

各层颜色,这一层不用颜料,蛋黄和水的比例1比12。
      第三步 1:3
      最后一层需要粘稠的乳液,其蛋黄和水的比例是1比3,这种粘稠的乳液能使无光泽的底层颜色跃现

或产生轻微的光泽,但所有这些比例都是近似值,实践者最终应学用自己的眼睛把握精确值,但最好是少

加水,每一步都是如此。

      作画方法:
      在作画的四个步骤中,使用颜色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1.小湖画法
      把画平放,用8至15号的画笔有序而铺张地画法。面积大的用大笔,轮廓线部分和难画的部分用小

笔,稀释颜色的目的是使第一层的色彩既丰富又统一。
      2.直与交叉笔迹
      就是用貂毛笔细笔画出密集的交叉笔痕,以便造成活泼的色彩变化,从最暗到最亮或者相反。貂笔

细笔不应饱含颜色而应枯笔渴色。
      3.透明画法
      就是用扁笔在有颜色上均匀地、薄薄地罩上一层很稀的蛋黄乳液,乳液可略有颜色亦可无色。罩这

一层的目的是改变下层色彩的调子和深浅反差。
      4.勾边画法
      用小号貂毛笔在已完成物象的边际反复涂抹,根据描绘对象的需要,使画面更加生动感人。
      .刮法
      起到罩染效果,使色彩统一,同时出现偶然性,也可有目的去掉不理想的色块和色粉渣子。
      在完成临摹作业后,再安排学生进行写生,先画静物(三周),再画人物头像(四周),以此熟练

掌握坦培拉技法。
      最后安排学生进行坦培拉绘画的创作(六——八周),要求学生运用现代绘画构成表现非古典题材

,结合运用坦培拉技法,使传统坦培拉绘画充分展现新时代意义。
      在罩染之前我会用胶带将不需要罩染的地方贴上,再用松节油和媒介剂的调和液将画面薄薄地刷一

遍,用羊毛排笔或水彩笔,比较软就行,目的是让画表面结膜的油画颜料稀释以便衔接,放一会就可以罩

染,我用海特管装玛蒂树脂媒介剂,以前用百合,百合媒介剂很好可惜现在停产了,南海媒介剂很差,干

得慢,几乎毁掉我一张画,达芬奇媒介不知道具体成分是什么,而泰伦斯生产的媒介剂气味刺鼻。我也想

自己做媒介,我在上海化工福州路店看到有卖固体马蒂树脂,一千多一瓶250克不散卖,太贵,如果哪天

画能卖个好价钱我会考虑自己做。说远了,回到罩染,我一般用白瓷盘调色统罩,用媒介剂调松节油[还

是肥盖瘦原则]将需要的颜色稀释,一般用透明色,柠檬黄,群青等,调和均匀后再检查一下笔上是否沾

了没有稀释的颜色,我以前没有留意,而后果却是致命的,一定要
      细心,下一步就是往平放的画面上罩染,动作要快,薄薄的刷,最好不要反复,不均匀的地方用笔

侧锋压一下,动作一定要迅速,否则会有痕迹,罩染后画面颜色就会加深,而深的地方也可以用白色罩浅

,伦勃朗颜料有一种透明白,专用于罩染,效果很好,罩染完后平放凉置几天便可罩染第二遍。这只是我

使用的方法,不知道是否有不对的地方,还有,就是纯媒介剂罩染我一直不清楚,如果是追求画面很平的

薄画法怎么不稀释去使用这种媒介?

      1[在罩染之前我会用胶带将不需要罩染的地方贴上]
      你是在做局部颜色的罩染把,那你为什么要将不需要罩染的地方贴上?难道罩染时你的画笔很大会

很难控制他的涂抹大小?
      2[回到罩染,我一般用白瓷盘调色统罩,用媒介剂调松节油[还是肥盖瘦原则]将需要的颜色稀释

,一般用透明色,柠檬黄,群青等,调和均匀........]
      罩染是我最关心的问题,我曾经翻过许多的这方面的技法书,上面把罩染都是轻描淡写的,我看过

些古典油画的原作也掺透不了什么,疑惑很大。
      .古典技法的书上把罩染的颜色总的归纳为:由浅至深,对比补色罩染。由浅至深其实是肥盖瘦的

延伸还是容易好理解,问题最大的就是对比补色罩染,关于这方面的书实在太少了,古典大师使用全透明

色罩染,我也看到介绍用全透明色和半透明色相结合的。那到底该用什么颜色来,我经常反问自己,书上

总是写按照自己的画面来处理。是啊。那总有个颜色把,你所说的一般用透明色,柠檬黄,群青等是啊那

些都是全透明的色,怎么把透明色罩染到我的画面上。比如说,我的肖像画,面部的亮部是偏冷的暗偏暖

,那我把柠檬黄的透明色加上去画面的整个颜色不是就变黄了?然后再群青我难以想像会出现怎么样的效

果?如果按伊维尔的先粉亮,那这样的颜色罩才是合理,真不知道该罩染什么颜色,怕破坏整个画面的颜

色。

      B.按伊维尔的先粉亮,那怎样的颜色罩才是合理,还有是在哪一步骤的时候罩染,我现在最头痛的

就是颜色问题,罩怎样的颜色才是需要的才是合理的?我的画面在罩前该画到几成?

      c.我也一直在用海特管装玛蒂树脂媒介剂,36元一支,很好用。以前也用过英国的醇酸树脂媒介剂

——凝胶型媒介剂,很贵要80元,现在买不到了。宾卡撕介绍的丙烯材料里的凝胶媒介剂品种更多,具体

也没写什么。。徐芒耀老师介绍的法国弗拉芒膏状调色剂,可惜买不到。

      我老师用乳状亚光调色油,也是膏状的。他说效果很好,就是干了后会亚光效果,他用三合调色油

来做润色,效果也不错。
      我在几年前按照老的做法制作日光晒稠油。晒了很长时间,效果意想不到的好。很亮颜色很发的出

来,还有关键的是干的很快,我用它来做起稿用配合松节油。
      D.你所说的纯媒介剂罩染怎么不稀释去使用
      我也是在用海特管装玛蒂树脂媒介剂,他开始是膏状的,调一下就有点稀释了。和油画颜料好结合

的,本来油画颜料里就有核桃油,我建议你纯媒介剂画用的少一点,他也是危险的。,多了就会干的慢,

我有张肖像大概就是纯媒介剂用的多了,画好很长时间还是有点粘,大概过了半年才全干透。以前我老师

的做法是在纯媒介剂画好后,等它大约干了6层的时候用扇形笔轻轻的扑打。有的细节可以用手指帮忙,

一般可以做的很平整,颜料的干的程度掌握很要紧,扇形笔扑打后会有小的椭圆点状,不用担心,其实已

经很平了。最后干透了用笔或刮刀直接用海特管装玛蒂树脂媒介剂整张画面铺上。看效果然还可以局部补

铺一下。

      .我对画面里的细节钩线一直很头痛,老是很难钩,不知道是笔不行还是什么?颜色很难长时间跟

着笔走,不顺畅。
      D.你开始铺色的时候也是按每个饿颜色里都加白的吗?你的底子用的是什么颜色的?我现在对沙皮

的打磨也很头痛,问题是打了后会互相染颜色,比如红色的衣服的女肖像,打了沙皮,洗干净后,面部和

其他地方始终有红色的轻微影响,不知道怎么处理。

      E.你的投影仪起搞是怎么操作的。你座在画步前不就有自己的影子了?投影仪买什么牌子的好?非

要反转片才能投影吗?我的印刷品可以用投影仪吗?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