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比利时最杰出的超现实主义画家玛格利特的展览刚刚在京开幕,有必要重新审视这位与基利科和达利齐名的大师,正是他对波普艺术的影响十分重大。他的作品常常赋予平常熟悉的物体一种崭新的寓意,或者将不相干的事物扭曲的组合在一起,给人荒诞、幽默的感觉。29年是由他开创的超现实主义绘画,并发表了宣言。

《图的背叛》图上说明是这不是烟斗。烟斗是其常用的道具。事物的指代与事物本身鲜有联系,那之中不过是偶然和随意。

51年名为《微笑》的油画展现三个时期--过去现代和未来,微笑中世转轮回,笑看名利的超脱。

这是1929年的《本义》用词语说明和色块诠释女人体的形式

当大部分超现实主义画家都在参照安德烈·布雷东所提示的“纯内部”典型,运用自动性,搞偏执狂式活动和探求梦幻时,马格利特却对自己身边的世界和自己的物品发生了兴趣。他要通过一种现实主义的,然而又是充满诗意的表现,使我们看到它们的存在。他既把画作为解放的方法,又把它作为知识的工具。他的礼帽经常出现在他的画作中,由于法语谚语又将礼帽与思考和智慧联系起来,他把它寓意为自己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物。

48年他在巴黎展出作品,借机以巴黎为背景创作出这幅《该死》

36年的素描《白色魔术师--艾吕尔肖像》展现他过人的写实功底,当时同马格利特一样,艾吕尔也热衷于把文字书写在女人体上。

50年的《谈话艺术三》隐喻当时西班牙岌岌可危的社会状况,后面海上飘浮物勾勒出西班牙的字样
马格利特对童年的往事大都忘记得一乾二净,当有人问他哪件事记得最深刻时,他便会说在孩童时,很喜欢与一个可爱的小女孩走到个汇置的坟场里玩要。有一天,当他们爬过围栏入到坟场后,看见一位画家正在埋头苦干地画画。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走上前去看画,发觉画中的景物就是坟场。当他看完幅画后感到十分托异,画得异常真实,十分好,从此他便对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早期受立体派,未来派及纯粹主义的综合影响。1925年他深受基里科的影响,因此放弃自己早期的风格。他将突兀,不合理的物体并列,同时营造一种安静,近似恍惚的气氛,借此表达他对神秘世界的感觉。


马格利特强调赋予绘画意义,强调通过思考把再现之物与其图像间;题目和实物间进行差异观念化,这与他对法国诗人马拉美的敬仰不可分,他经常把诗歌融入画作之中。在他看来“一幅画最好的题目,一定富含诗意。”






他和达利不同,他不以绘画表现个人的困惑或幻想;他作品的特色是智慧,讽刺,还有一种机智论辩的精神,而非自我披露。


他常用交换、对立的手法,使我们看清这样一些奇特的事情,便如石头在燃烧,已经出现了裂缝的木质天空,马身上的铃铛变成危险的花朵…….十几年前,基里柯为了创造离奇神秘的气氛,曾经使这些风马牛不相及的成分意想不到地聚合在一起过。


马格利特所选择的道路,是孤独,理性,而充满智慧的。因此他在艺术界展开了长期的奋斗,他认为一个艺术家为了一种专注于个人抱负的事业,是可以牺牲一些自我的自由和独立性的。

不同于达利的“妄想狂式批评方法”马格利特是一种冷静错位法

26年的《迷失的骑师》(Lejockeyperdu),为第一幅超现实主义作品。



马格利特的生硬、精确,以及作“反绘画”的意志有时会使人不禁想到基里柯。

马格利特就像一个谜,他那神秘,引起误解,诗意般的创作,为人们打开了了解悲观主义的大门,他曾说过:在任何时候都可能降临,假如人们不专注的观看事物就想有所发现,人们将永远看不见所想要的东西,对于奥秘…人们不必去谈论它,而应去捕捉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