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发泄的创作--路易丝•布尔乔亚(Louise Bourgeois)作品


标签:
路易丝布尔乔亚b2b纽约现代美术馆威尼斯双年展文化 |
分类: 现代艺术 |
路易丝•布尔乔亚,1911年出生于法国巴黎,童年时期就看见父亲将情妇接到家中同住,而母亲的一味隐忍让她感受到沉浸在悲痛中的情绪,让她的童年经验一直处于焦虑和不安的状态中。1932年,她的母亲过世,21岁的路易丝•布尔乔亚进入大学,开始她专攻数学专业,旋即则因兴趣而转向艺术领域继续学业。
1938年,路易丝•布尔乔亚与美国艺术史家罗伯特•哥德瓦特(Robert Goldwater)移居美国,她追寻着母亲的温柔特质,渴望宁静而平和的家庭生活。最初几年布尔乔亚将绘画当作艺术创作的主要表现方式,但是后来她越来越感觉到,平面绘画不能真正将内心积压的情绪完整地表达,因而转向雕塑的创作,她说:“为了完全表达我对这个家庭不能容忍的极限,我必须选择一个形式发泄心中的焦虑,并且可以不断改变、毁灭并重生。”
1949年经由杜象(Marcel Duchamp)的鼓励,她在纽约举办第一次个展,从此之后布尔乔亚不断地以新的材质与形式发展自己的艺术语言,人体雕塑转化成如同建筑或仅是简单的几何图形,有时甚至只是抽象的型态。
布尔乔亚从此在艺术界逐渐成名。1982年,纽约现代美术馆为她举办大型的回顾展之后,她的作品震撼了欧洲评论界,自此在世界各地展出不断,并获无数荣誉与大奖。比如1989年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欧洲第一次回顾展;1992年第九届德国卡塞尔文件展中展出,作品随即被法国巴黎现代美术馆收藏;1993年代表美国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以及里昂双年展;1996年参加第23届圣保罗双年展;1999年获得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荣耀;2003年获得了本年度的沃尔夫基金奖等等。在长期的创作生涯里,她的艺术标志着当代美学观念与创作形式的创新革命。
1993年英国BBC国家电视广播公司要为82岁的路易丝•布尔乔亚(Louise Bourgeois)拍摄艺术家生活纪录片,刚一开镜,布尔乔亚就把一群工作人员吓得魂飞魄散。她拿起一只花瓶往地上一砸,一脸怒气地说不想拍此片,然后举起一个写着“不准入内”的牌子,在镜头前抗议。导演尼格•芬奇(Nigel Finch)与艺术家一再沟通,并约法三章只拍摄经过布尔乔亚允许的画面,片子才终于顺利拍成,而这部影片也成为描绘这位传奇艺术家的经典力作。
看来路易丝•布尔乔亚是如此保护着自己的“私有领域”,不准任何人跨越雷池一步,但是检视她历来的艺术创作,却又不得不惊讶于她是如此毫无掩饰地解剖自己的私密,完全赤裸地摊在阳光下供世人议论。她自残式地挖掘童年经验以及与父亲之间爱欲与仇恨的交织,将梦魇似的骚动与不安反映在她的作品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