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世界收集进非洲艺术

标签:
文化杜桑-卢维图尔非洲国家博物馆法国大革命 |
分类: 现代艺术 |
《黑人》,史尼森尼非洲艺术国家博物馆最新展览“非洲马赛克”作品之一
有时我觉得自己就像《欲望街车》中的布兰奇·杜比依斯,说着“我总是依赖着陌生人的善意”那样的话。
从某种角度说,博物馆就是这个样子:依赖不同的个体——也许开始是陌客,之后成了朋友——来为它的收藏、展览和项目提供亟需的支持。
“非洲马赛克:收藏十周年庆”展览,于11月19日在非洲艺术国家博物馆开幕,展出过去十年收藏的作品精选。
“非洲马赛克”最令我喜爱的地方在于,艺术品的多样化,和非洲艺术家有趣的创作主题。
我们的精选作品,展示了非洲艺术形式的丰富多彩。
包括非洲现代和当代的作品——绘画、纸艺、雕塑和多媒体,皆出自那片大陆的杰出艺术家之手。
我们也试图在材料方面进行“多元混合”——展物的质地有珠饰品、金属、木材、象牙、玻璃、纺织品、陶瓷等等。
此外,还有我们称为“流行艺术”的作品,即那些能让当地人和世界各地观众都接受的新形式,或是新的形式和材料的奇妙组合。例如:一个手机形状的“奇幻棺材”;一头加纳制造供当地人使用、同时也是当代艺术场景的一部分的大象;一个用金属圈做成的公文包。
“非洲马赛克”展出作品之一,诺基亚电话形状的“奇幻棺材”。
展览的视觉关注点是置于展厅正中的一座雕像,名为“杜桑-卢维图尔和奴隶Vieielle”,由塞内加尔雕塑家奥斯曼创作于1989年。这座雕塑意义非凡,其体积比真人实际比例更大,是既夸张亦相当自然的混合媒介雕塑,它把非洲艺术和世界联系了起来。杜桑-卢维图尔曾带领海地反抗奴隶制和法国殖民统治并走向自由。
杜桑-卢维图尔和奴隶Vieielle
试想一下:一位塞内加尔的雕塑家基于对法国大革命的认识,选取海地作为题材进行创作,以表现那种永恒的、普遍的对自由和世界平等的渴望。
另一个强调了革新、改变和世界关系的亮点作品,是一个19世纪的象牙,其作者像一位摄影师一般,在上面刻画了逼真的图案。在我馆收藏的艾略特·伊利索福照片档案中的明信片上,有与之非常相似的图像。
那些向“人们对非洲的普遍误解”发起挑战的作品,或者说,那些作品告诉我们的故事,尤其令我着迷。它们展示了过去和将来的非洲、非洲人民、以及非洲艺术,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当然,展览中还有其他许多值得赞赏的作品。你会感叹于它们的美丽,独特的制作技艺,面具、雕像丰富的内涵,形态的象征意义,和家用物品中充分流露出的非洲艺术之活力与成熟。
因为你只需对作品的形式、材料、用途中承载的诸多信息有所了解,便能感受到它们与你个人思想和价值观的共通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