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弥漫简单的快乐

(2011-10-30 11:50:12)
标签:

莲花

奥义书

梵天

艺术形式

事物

文化

分类: 情感散文随记

秋月夜未眠

 弥漫简单的快乐

  昨天夜里,清冷沉静弥漫了黑暗,每日照常为宝宝放胎教的音乐,想必他已经熟悉那些音乐和歌声,每每都会很安静,胎动缓和许多,他妈妈会轻松地熟睡的。当听到了歌唱家的歌喉唱出了永恒的美妙的歌曲,脑海里潜藏着这最后一个念头,我合上眼睛,甚至当我还处在沉睡的状态时,生命之舞仍然在我熟睡的身体的寂静的舞台上继续舞动着,与天上星星的步伐保持一致。心脏会悸动,血流将会在静脉里涌动,我身上千百万个活跃的原子与经音乐大师触摸的竖弦琴的旋律一道颤动起来。我的孩子会有这种感觉吗?那是来自这个世界的心脏,旋即便抵达我们心灵的语言之美,是爱抚。

 

  好的音乐在每个阶段它却释放了整个的美。音乐则不必以任何明白无误的意义为依托;音乐所表达出来的意境,没有什么语言能够表达出来的。在音乐里,心灵立即呈现给这个世界;不受任何外部物质的干扰。

 

  音乐是最纯粹的艺术形式,因此最为直接表现了美,带有一种单一而简单的形式和精神,极少受到不相关的事情所累。音乐之美无需以其嘈杂的声音便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它断然拒绝暴力,以真理召唤我们的心灵,以其温和的方式呈现给世人。我们似乎感觉到,在创造的有限的形式中的无限表现形式是音乐本身,沉静而有形。夜空不厌其烦地再现灿烂的星群,好像一个小孩对他说出的第一句话的神秘性感到惊异,口齿不清地一遍一遍重复着同样的话,开开心心没完没了地倾听着这句话。在九月的雨夜里,黑暗笼罩在草地上,滴滴答答的雨滴在沉睡的寂静的大地上拉上一层层帷幕,雨滴滴答的单调声好像是天籁之音本身的黑暗。朦胧的阴影和树木浓密的线条,荆棘丛生的矮树丛,布满光秃秃的荒野,像弄得湿漉漉头发的游泳的人的头浮动着,潮湿的青草和泥土的气味,庙宇的尖塔高高耸立在聚集在周边农舍的模糊的黑暗中——这一切好像都来自于夜晚心脏的音符,它们交融在一起,然后全部消失在溢满天空的无休止的单调的雨声中。

 

  不光是音乐,还有绘画,诗歌等无数的艺术形式,甚至包括生活本身,生活中通过对真理的感知我们认识创造的法则,通过对美的感知我们认识宇宙的和谐。当我们对自然法则有所认识时,我们扩大了支配物理作用力,变得强大了;当我们认识到道德本性的法则时,我们便实现了征服自我的本能,变得自由了。同样,我们越是理解物质世界的和谐,我们的生活就越是能够分享创造的喜悦,我们在艺术上表现美就会非常普遍。当我们认识了我们灵魂深处的和谐时,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精神上的极乐境界的体会就会变得普通,我们生活中表现出的美在美德中活跃起来,爱达到无限的境地。这是我们人类生存的最终目标,我们必须要明白“美是真实的,真实即美”;我们必须了解爱的整个世界,因为爱生爱,爱相近,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我们的心必须获得彻底解放,使我们有力量站在事物的最中心,拥有梵天(一切众生之父。奥义书哲学的抽象概念终极实在或宇宙精神“梵”的化身。梵天的前身是吠陀神话的生主。传说梵天是从漂浮在混沌汪洋中的宇宙金卵里孵化出来的,或者是从毗湿奴肚脐里长出的一朵莲花中诞生的,然后他开始创造世界万物。在印度教造像中,梵天通常是婆罗门祭司装束,四面四臂,手持吠陀——译注)那种品味完满无私的快乐。我的感悟总想通过某种方式传导个那腹中的生命,那爱的寄托。不知伴着乐曲的抚摸和轻语他会理解多少。

 

   大凡被创造出来的事物,都给人带来无限的欢乐,正像我的宝宝一样。而我们无以得到快乐的那些事物,要么是对我们的心灵造成了负担而不惜一切代价要加以摆脱;要么就是还有一定的价值,暂时或部分与我们仍然有着关联,而当其实用性失去了价值,它们便成了我们身边的累赘;抑或它们像到处逛游的流浪汉,在我们认识的边缘上逗留片刻,然后离去。一件事物当其能给予我们快乐的时候才完全属于我们自己的。

 

   真理无处不在,因此每样事物都是我们知识猎取的目标。美随处可见,因此每样事物都能给予我们欢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