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采茶舞曲》教案

(2011-09-05 09:20:08)
标签:

初中音乐

教学设计

教育

分类: 初中音乐教案
《采茶舞曲》教案

山东省济南第五中学    曲宁   

 (专家点评:教案内容丰富,流畅自然,通过多种方法的演唱体验江南民歌的韵味,让学生身临其境。)

 

教学内容:歌曲《采茶舞曲

教学目标:

1、喜欢我国江南地区的音乐,乐于主动了解江南地区的音乐文化。

2、能够跟着录音唱出《采茶舞曲》的主旋律,并能够体会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音乐风格。

教学重点:音乐欣赏和演唱《采茶舞曲》的主旋律。

教学难点:体会《采茶舞曲》亲切温柔、细腻柔美的风格。

教学方法:从视觉、听觉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学唱时采用跟唱方法,欣赏加强体验,以乐动情。

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及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五一假期同学们去外地旅游了吗?有没有去杭州?请同学谈谈与济南的不同?老师假期也去了杭州,风景秀丽,到处是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图片)。杭州以生产什么茶出名(西湖龙井)?老师在途中见到了真正的茶树,绿油油的,高度到成人的腰部,一排一排的,老师带来了一些茶田的图片和采茶的场景,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一下(放图片,聆听《采茶舞曲》一段)。

二、          学唱歌曲

1、   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就是江南的茶歌,名字叫做《采茶舞曲》。“采茶”原是中国一种民间歌舞体裁,流行于南方产茶区,用于表现种茶、采茶的欢乐情绪。

2、   老师范唱,学生思考歌词内容可分为几部分,分别是表现什么?

3、   学唱这首江南的茶歌

1)   跟随老师学唱谱子,并说明前倚音、顿音、切分节奏、换气记号、减慢符号等。

2)   跟随老师学唱歌词,注意几个乐句。

A1616  | 1235  2 | 此句句幅较小,富有跳跃感,动作性很强。

B2  23 | 535  6 | 此句句幅拉宽,和前面的跳跃感形成对比,舒展、柔婉,此处也出现了全曲的最高音“1”,展示出采茶姑娘的兴奋、幸福的心情。

C 最后一句减慢处理

3)   问学生较难的乐句,反复学唱。

4)   演唱整曲(注意歌曲的情绪)

4、   南北方划分的界限是秦岭、淮河一线,我们是北方人,再次欣赏《采茶舞曲》,同学们对比一下,我们演唱的歌曲缺少什么(情绪、风格)?江南音乐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风格?与北方的音乐有什么不同?

5、   对比欣赏 1) 《沂蒙山小调》 2)《茉莉花》

6、   音乐风格与地理环境有直接的关系。

7、   南北方音乐风格的不同:

北方:音程跨度大,豪放舒展,旋律优美,具有劳动人民朴实的风格。

南方:以级进为主,旋律就像南方的景物,圆润细腻、婉转悠扬、清新流畅。

8、   用婉转细腻的风格再来演唱歌曲。

9、   除了地理环境,地方方言对音乐的风格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再次欣赏《采茶舞曲》,注意方言有什么特点?哪些字发音不同?(歌曲糅进了越剧的唱腔,因为越剧最早就流传于浙江)

10、         播放南方方言,学生模仿发音。

11、         用方言演唱歌曲,注意表现出江南音乐的风格。

三、          有这样一个比喻:中国就像一个英伟豪爽的大丈夫和一个委婉美丽的柔女子,组成了一个完美的家庭。通过南北音乐的对比我们也能深刻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

四、          视听结合

欣赏舞蹈《小城雨巷》,加深对江南音乐的了解。

让我们在优美的舞姿中结束这节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