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的桥跨,这事怪不到设计与施工上的。但凡桥梁工程,无论何种款式,都放有安全系数。标称荷载50吨的桥梁,安全系数放到100吨,这太常见。即便施工有些问题,50吨也保安全。设计桥的从来不放心施工的。
所以,桥跨了,找交通管理、找货车原因,大体不会有错。
此案初查就是严重超载,若干个钢材卷。
路上行驶的货车,拉矿、拉钢材、拉建材的,不超载几乎不可能。严重超载才有利润。过路费、超载罚没、交规罚没、油料及别的成本,盈利的唯一办法就是“超载”。
标称拖20吨的货车,如果实际拖不动60吨,车都卖不出去。由运输市场逼到车辆市场,再打通发动机市场,设计就是这么玩的。跟主管部门报备,这车20吨;而实际上要努力可以拖100吨,“厉害了”我的车。
这么多超载车上路,也养活了不少管超载的。罚没收入一大笔,穷地方,交管部门发工资恐也靠罚款来支付。
这个行业,拼超载就是拼成本。他们行业的行情如此,安全成为代价,首先是他们的个人安全,然后是公共安全。
现在,开小车走在路上,若遇下坡,小车司机要努力拉开与后面载重货车的距离;若拉不开距离,小车司机要自觉让货车在前。超载太严重了,跟在大货车后面,清楚地看着它们把路压下去十几公分后又弹回来。你必须担心它们刹车系统的可靠性。
无锡那桥的管理,问题不少。超载车上桥,百姓担心(有网文为证),官方不担心。追责下去,撤个把副市长,甚至关进局子里去都不为过,赎职、失职导致特大安全事故。
这样系统性的拼成本引起的安全问题,处理交通部长,也不为过。至今,仍未见交通部出来走两步。
驾驶员、货车的主人、交警,这些小人物无非是直接责任,无非是事故的细节。
拼成本拼进安全范畴的行业,数不胜数。煤矿严重超釆(能力10万吨,实际50万吨)、农残超标、汽车壳变薄。全民拼成本如拼命,大家都想便宜点,再便宜点。
于是,上路不敢走,水果不敢吃,房子恐怕也会不敢住。享受“便宜货”的同时,环顾周遭都是尴尬。
这才是“厉害了”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