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山,那河,那井,那月

(2016-09-15 21:58:13)
标签:

故乡

http://s12/bmiddle/002xQUdfzy74SdbuNzmf4


故乡那条河,自西向东婉延而行,水势较平,一头一尾都是峡谷,刚好把头屯这个丘陵缓坡之地封闭起来。从风水学上,也算藏罡纳气,属于聚财之所。

我们祖先定居于此,源于明初太祖征云南,在此实施军屯,是毕节七星关千户所顺河而上第一屯,因而得名头屯。再顺河上三公里为中屯,中屯往北偏东三公里为沙屯(今柳林村),沙屯往北三公里为陈贝屯,陈贝屯往东三公里为张基屯,张基屯往东三公里为贵州毕节吴家屯。这几个军屯之所,都可以从七星关千户所出发,顺河而上,半天到达。

为什么在这个地方,屯住江苏南京迁来的汉民呢?因为往西北翻乌通山梁子,十五公里,即是芒部土司治所。这些汉军屯,可以制约土司。

http://s6/bmiddle/002xQUdfzy74SddgQA8c0


我们住在头屯这个地方,四周都是山,太阳、月亮总是从青山丫口偏东升起,落在华头山、营盘山之后。早上日出的时候,由于山高,总有不觉就到正午的感受。奶奶说:“起了,太阳晒屁股了”,其实太阳也就三杆高,但时间却接近上午十点,我的懒觉过头了。

晚上月亮出来,要是圆月夜,挂在树梢,我总坐在木屋门坎上,呆看。寨子里玩躲猫猫的儿童,我记得在这月色下,并不是唱“丢手绢”这歌。他们唱:“月亮汪汪,苏麻汤汤,王家大姐,送我过岗,.......”,我记不全了。

我从小孤癖,喜欢独处。看书,瞎想入梦,是我的习惯。小伙伴们只有在玩打仗的时候,才会来约我。因为我主意极多,组织大家从玉米地里隐伏而行,接近敌方,才用稀泥巴攻击。其余玩法,我不参与,我读我的旧版书,有《红楼梦》、《古文观止》、《三国演义》、《水浒》、《封神演义》这样的,全是繁体字。那时候,白天在学校,只能读毛选或毛语录,还有学四则运算。放学割好猪牛草,吃了晚饭,时间全是我的。

http://s10/bmiddle/002xQUdfzy74SdfO9HP01


说起来四周高山,中间一河,别人恐怕以为朗月之时,可以常常尝夜色美景。其时我们那个丘陵缓坡,只有住在坡脚附近街上的,才有这个福份。我也是听我二伯父讲,我们三世祖龙滩田那墓,头屯河缓缓朝来,入夜看到的就是一股银水送来。我才特地选了几个满月夜,站在大石桥上尝月。月上三杆,那河带着汪汪银光,非常畅缓地向东南而去,隐没在高峡深山之中。阴山暗处,灯光星闪;阳山银白,山影绰约。顺河行一公里,即是祖墓,真的是一股银水朝来,源源不绝,好景致。

我们小的时候,虽山泉遍涌成溪,但若不在溪边,也只能凿井取水。我搞地质后,知道那是第四系山体滑坡或崩塌后的堆积层,储了水,使山区凿井得水容易。我家吃三个井的水,一个涩水井,水井田的水,不能煮红豆,也不能磨(推)豆花;徐家田的水,王家塆的水,甜水井,可以磨豆花。现在我知道可以用煤层水和非煤层水来区分他们,那时只能听一代一代传下来的经验。

徐家田那井是望天井,太阳月亮可以直照入水。晚上去挑,初看水中明月静,一瓢下去,搅得一井水如银。人少,不敢大声说话,静静的,只有田鸡偶尔鸣叫两下,知道它的所在,用电筒一照,它不会动,迅速捕获。常常顺井口溪流下去,摸索几百米,逮到七、八个。第二天成一盘小莱,极美。

我们住的地方,地名全是田,什么徐家田、水井田、龙管田、蒲草田、四丘田,现在都是旱地,我也沒见种过田。大约在民国时期,老人行步道以下,基本是水田,同如今元阳梯田一致。

人生进入下半场,容易怀旧,关于故乡的回忆,拉拉杂杂,总是绕不开那河、那山、那井、那月色,如梦一般。

阅读 27220 投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