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丐帮赵构国际北约杂谈 |
稍有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大宋到获得靖康之耻纪念牌后,爱国就比较复杂了。
徽、钦二帝被虏之前,还可以在战与和、当爹或当儿子之间,朝议及外交。靖康之后,把赵构贡上髙位,在临安成一隅之尊,南宋的爱国就只能纠结。
打回北方,把徽、钦二帝接回来,自己这个皇帝上边等于有两个太上皇闲着,自己这个皇帝怎么当。不作点姿态打打,接老皇帝回来,自己这儿子、兄弟也没办法当得表率天下。大宋的天下是篡夺后周而来的,正是中国历史上讲“孝”的周期,因为“忠”字上硬不起来,讲“孝”。现在二个老皇帝被押在敌国,怎么“孝”,麻烦。
赵构的国策在纠结中形成,武备还是要加强,南宋时期将军们是有实际兵权的,韩世忠、岳飞、刘光世、宗泽都有实际兵权,不比北宋,由文官当帅领兵出征,武将冲锋。没有武备加强,偏安一隅都不可能。岳飞们得以成名,全赖赵构这一国策。但开打,目的仅仅限于议和谈判不要太被动,贡税银子少送点。尽管大宋用银子买安宁,历来盖过用武,但偏安之后,税收积财能力肯定降低了不少。议和这个抓手,就少不了秦桧们。所以我说,主和、主战双方,其实都是皇帝的抓手。历来如此,将来也会如此。只是对于大宋朝,他有更多的内部政治纠结。
这时候你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丐帮爱国会有了某种兴盛。因为主战这一手,需要广泛的人力、物力动员,打爱国旗,号召当兵、交粮、养马、备刀枪这些,皇旨、军令往往直达基层。越是国危临战,动员越是不遗余力。而大宋朝与辽、金、蒙元政权的互搏中,边关吃坚、兵凶战危日子不少。故爱国战争动员几乎不可能停下来,这个就是丐帮人物也被广泛动员起来的原因。
可是,你不能给老百姓讲,其实咱家心里想的是偏安苟活,要派秦臣相谈判议和。一讲明,等于全国放下刀枪,等金人、蒙古人来统治。所以,秦桧们注定是要背黑锅的。议和出差派的是你,关键时刻也要借你之手除掉不大听话的主战将军。秦桧聪明,留下一句“莫须有”名言,多少透着一些真相。只是岳飞他们被杀,北伐戏演不下去,大宋朝的“孝”文化玩崩了,沒了国家精神支柱,落到完全拼硬实力,偏安哪里还有可能。
金庸小说中抗金、抗蒙古,通篇丐帮积极性強过朝庭,与南宋时期主和前提下的辅战策略有关的,这个真是一点也不虚假。大宋专制王朝的皇权,江山社稷私有,国土、人民、财富,无非是他们与敌国做生意的本钱而已。丐帮爱国源于皇权对屁民的动员洗脑,洗完脑后全变一根筋,爱国热情高涨。起到的作用,就是陆秀夫在崖山背宋幼主溺海,悲壮时刻,百姓亦不少,这是大宋落幕比后来大明朝落幕精彩的地方。
话说回来,到了现代国家,资本及权贵精英的爱国也是不及丐帮的,因为资本的流动性非常方便,精英可以全世界逐水草定居,把温哥华、纽约、伦敦、墨尔本这些地方的地产价格撑起。而丐帮,则被国界限定了乞讨、吃大户的区域,国界对于丐帮,比资本及权贵重要。
有好些年头,盛行丐帮国际化,号召全世界联合起来吃大户、打江山夺权。很快,大家就发现无法超越民族国家的限制,这一国的丐帮要欺负另一国的丐帮,国际化干不下去,第一、二、三国际都成过往。华沙条约已散为灰烬,北约的飞机还仍然旋于高空。
事实上,提出这一口号的牛人尽管也极穷困贫乏,却因有资本家朋友提供生活支持,用得起佣人,写得起文章;自己并没有当乞丐的精神实践,不知道这条街的乞丐排斥另一条街的乞丐,更不知道这个城的乞丐可以组帮拒绝㚈地乞丐。因而全世界丐帮大联合的理想,昙花一现而已。现在想起都是笑话。
基于革命理论的丐帮没有国际化,基于资本逐利的权贵国际化成功。然后就是劳力价格的世界平衡,导致一国丐帮更有组织地、依法地抵制别国丐帮,比如最近英国脱欧投票的事实。更有趣味的,是某些专制国家,乞丐们可以忽略资本权贵国际化的实际,然后因爱国而抵制这货那货,造成实质上的一个国家内部,丐帮之间的互相对抗,变成这一行的丐帮抵抗另一行的丐帮,各方都高悬爱国大旗。
所以,有人让我评论历史上爱国情怀的时候,我把大宋、蒙元、大明、大清、民国与现实,分开来看,以我的丐帮爱国论剖析,各朝还真是千差万别,风格不同。
阅读 1赞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