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水浒豪强基层杂谈 |
看《水浒》,你就知道宋江这个郓城县的县秘书长,一直干着吃了原告吃被告的勾当,以红遮黑,一边伺候好县长大人,一边同黑社会弟兄鱼水相混。就这么一个人,在北宋末年,高球都可以掌握太尉府的年代,宋江也暗树升堂打座,主持县政或州政的雄心。基层公务干员的这种无奈的选择、作为,是北宋末年最真实的政治写照。基层官匪不分,红黑混杂的这么一个社会,在一遍遍吾皇万岁的孝忠之声中直达天庭,明规则渐渐被潜规则压于其下;所以,看水浒晁盖、宋江、吴用、高球、施恩、林冲的那些故事,每每想到江湖与朝堂之间,就隔着一张纸而已,完全是两套政府同时运行,两套之间由李丝丝与曹永正他们紧密联系。
宋江的理想是一惯的,以致上梁山后招安,为的就是黑红混合的政权运作比占山为王利益更多、更稳、更好。考察中国自汉以降的历朝末期,基层官员维护政权的坚定性强于贵族,并不是什么忠诚,主要是利益,统治一方的利益。郡县牧民的初衷是一切皆决于上,但往往中央强势时才有可能;否则,就很快反过来,政策出不了宫墙,历朝都为常态;一切皆决于下,红黑混杂而已。汉末诸侯坐大,唐未刺史坐大,淸末南方各省联省自保,李鸿章几乎当了总统。
近代的专制试验,国民党在弹丸之岛台湾,尚演化出基层黑金政治,被岛民所不屑。央央东亚大陆,千年以降,没有一路走出去过,反而是一路让人打进来,怎么打进北京城,其路线至今可忆。为何?我的认识就在于一切政治经济,到最后了了之时,实际都是国家治理决于下,而“下”部政治缺乏合理的运行机制,往往黑白混杂,容易产生地方政治豪强。前一篇:遇官迷有感
后一篇:趋势走弱,不是几天可以走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