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沟通案例之心理建设
滨城区第四小学 杨静
针对现在我带的这个班,已经经过了差不多一年的洗礼,对于班级的具体事务和管理工作,我已经算是驾轻就熟了。回顾上学期的毫无头绪与焦虑,这学期感觉轻松了一些。孩子们对于我的这种教学模式与管理方法也已经慢慢适应了,通过这一年的努力,感觉孩子们的变化还是很大的。从学习习惯到生活自理能力都有所提高,很多班级规矩,由起初的天天唠叨,发展到现在基本上能按部就班的进行,偶尔出现问题,只要老师稍作强调,孩子们能很快进行调整,我还是比较欣慰。家长也开始从质疑到慢慢认可我的管理风格,从而促使班级开展的各项活动都能够顺利进行。
为了能让家长更准确的掌握学生在学校的最新动态,以及在家中督促孩子们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我在开学初就要求孩子们建立记录作业的心得本。每天孩子们要把当天的作业记录清楚,家长针对孩子们完成的情况给予评价,然后签名。有了这项措施后,过去一些爱漏写作业的同学也能按时完成作业了,每天我会定期的翻阅孩子的作业心得本,发现有很多家长会将孩子们在家的表现,遇到的难题与困惑写在上面,这样既让我对孩子们在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了清晰地认知,也能使家长更好的把握孩子最近的学习状况,及时对孩子进行管理与督促。实行了三周后,孩子们已经能做到保质保量的完成作业,既使布置预习或背诵等非书面性的作业也能做到位。
后来,在回收致家长的一封信中,看到了张楚悦的妈妈对我班这一制度的评价,首先她肯定了这项举措的优点,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现在的孩子都比较早熟,尤其是女孩子心思细腻、敏感,往往家长或老师一句不经意的话语,对他们的影响却是很深刻的,可是孩子有心事了却不愿和家长交流,总是藏在心里。楚悦妈妈认为:“我们作为家长或是老师也应时时处处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们,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因此,她提出是否在心得作业记录本上加入一项内容:孩子们除了记录作业之外,还可以用一个词汇或是一句话,又或是用一个图片来反映自己的内心感受。感觉楚悦妈妈的建议很好就采纳了,起初孩子们并不是很热衷,很多同学为了图省事只是画个笑脸或哭脸,或是用一两个字词来写当天的心情。我觉得要对这一内容加以引导,让它发挥真正的作用。课堂上,我拿张楚悦同学的作业记录心得本为例来介绍,赞扬了楚悦同学认真对待的态度,也以楚悦妈妈鼓励与评价的话语为榜样,要其他同学的家长来学习,最后我将落脚点放在了“当天的心情”一栏,看到张楚悦同学写道:“郁闷”后面画了一个哭脸。我就借题发挥,让她来说说最近让她烦闷的事,开始她还不好意思说,我便告诉她可以告诉她信赖的朋友,也可以借助文字写一写。等愿意和老师或同学交流的时候,既可以以日记的形式写出来让老师帮忙,也可以向全班同学求助,还可以向家长诉说。
我们都知道其实诉说就是一种情绪的发泄,大部分孩子选择了向周围同学诉说的方式,也有写入日记或作文来求教老师的,我都耐心的给他们写了评语。孩子们渐渐敞开了心扉,在作业记录心得本上,不再是只字片语,有的同学把自己当天的感受写成一句话或是一段文字,这让更多的家长也开始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了,经常打电话咨询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当我在检查学生的作业记录心得本时,发现个别孩子心情波动比较厉害的也会主动找他们谈话,或是让班干部去和他们聊聊,打开他们的心结。
孩子们脸上的笑容逐渐多起来了,我也对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有了更深的认识,这一切都应感谢那位提出此建议的家长,是她帮助老师开启了孩子的心灵之窗,让孩子们的心里更加阳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