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活动:甜蜜糖果屋反思
(2012-02-27 16:10:12)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育研悉(教案及反思) |
领 域 |
社会 |
活动类型 |
情绪情感 |
活动内容 |
甜蜜糖果屋 |
||||
活动来源 |
省编P19 |
实施时间 |
2012年2月20日周一上午 |
||||||
活动目标 |
1、 2、 愿意与同伴分享糖果,知道不乱扔糖纸。 |
||||||||
活动重点 |
学习用语言描述糖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表达自己对糖果的喜爱。 |
||||||||
活动难点 |
学习用语言描述糖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表达自己对糖果的喜爱。 |
||||||||
活动准备 |
1、《小朋友的书·过年真好》 2、 幼儿自带2~3种不同的糖果来园。 |
||||||||
活动过程 |
教学反思 |
||||||||
活动环节 |
预设时间 |
||||||||
一、 提问,引发幼儿吃糖的回忆和感受。 小朋友们喜欢吃糖吗?吃过那些糖?看到过什么糖?自己最喜欢糖? 二、认识各种各样的糖果。 1、幼儿从带的糖果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糖果。 2、请幼儿介绍最喜欢的糖果。(种类、形状、颜色、味道) 3、幼儿阅读《小朋友的书·过年真好》中提供的“各种各样的糖”,自由交流。 教师小结:有各种各样的糖果,如棒棒糖、棉花糖、巧克力等,有大的有小的,有硬的有软的、有不同颜色的、不同味道的等等。 三、尝尝糖果。 1、大家一起来吃糖。剥下的糖纸请幼儿拿在手里。 2、提问:你吃的糖果是什么味道的?硬的还是软的?糖果在嘴里会有什么变化吗? 3、请幼儿把糖纸扔到指定的筐里,知道不乱扔糖纸。 3、幼儿同伴间相互交换糖果,分享品尝。 4、讨论:什么时候不能吃糖? 四、布置糖果屋。 教师和幼儿一起用糖纸布置一个甜蜜糖果屋。 |
5分钟 8分钟 |
为了让他们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我还让他们去摸一摸、捏一捏、看一看,感知糖果的形状;糖果的软、硬的特点。有的幼儿说:“棉花糖是软软的”“橡皮糖也是软软的”有的幼儿说:“棒棒糖是硬硬的”“我的棒棒糖是圆形的,上面还有一圈一圈的”。接着,我让孩子们去挑选一颗自己最喜欢的糖果品尝一下,有的说“我的糖是甜甜的”有的说“我的话梅糖是酸酸的甜甜的”有的说“我的糖是软软的,真好吃!” 通过品尝以后,孩子们聪明地发现糖果含在嘴里会慢慢变小,味道是甜甜的这种感知体验。但对于“跳跳糖”这种创新的糖果,孩子们都不认识,充满了好奇。我先尝试了一点以引起孩子们想探究的欲望“好奇怪哦,真的在嘴里跳舞”孩子们瞪大眼睛:“老师,怎么跳的啊?”“老师,痛吗?”各种各样问题纷至沓来……于是,我就在每个小朋友嘴里放了一点点,让他们感知一下“跳跳糖”有别于其他糖果的不同之处。 在小班阶段,影响教学活动开展的因素实在太多了。幼儿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外界的干扰、幼儿的想法、教师的组织方式等等都会直接影响到一个教学活动的效果。这些都是教师在活动设计的时候应该想到,但又不一定全都能想到的,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观察能力、改动生成活动环节的能力。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不仅应该专注于“如何做”,还应该认真想想“为什么要这样做”,不断地追问为什么、质疑,常常做到“有效的调整”和“务实的反思”,每一阶段都对自己的反思进行整理,这样会有助于我们归纳总结教学经验,帮助我们更快地实现专业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