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量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二)
(2012-04-13 09:26:15)
标签:
杂谈 |
心理测量在当今社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理论发展的丰富化、应用的多样化、信度和效度的准确化,以及方法、技术的现代化,使它被广泛应用在教育、医学临床、人才选拔、智能发育的早期诊断等领域。随着其基础理论的研究更加受到重视,其将朝着本土化、实用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等方向发展。 |
三、心理测量的发展现状
1.心理测量的理论发展丰富化
心理测量理论不断发展丰富,具体内容与形态择其大端依次有:常模理论、真分数信度理论、实证效度理论、概括力理论、项目反应理论等。测量理论跟心理学实质理论,计量模型与认知模型的相互结合,是新世纪测量理论发展的重要方向。测量理论研究存在一个由客观性科学原则的简单移用,到对被测现录能动性与测量活动主体间的自觉把握,这样一个方法论上逐步探索转变的过程。
2.心理测量的应用多样化
由于心理测验的基本功能是测量个体之间的心理和行为差异及同一个体在不同情况下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因此,它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1)在教育上的应用。
心理测验在教育中的用途非常广泛,其中最突出的应用就是为因材施教提供依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也正在朝多元化方向转变。出现了全日制、业余、网络等教育方式并存的现象。这种情况下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显得更为重要。同时,心理测验是教师了解学生的有用手段。通过测验,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能力水平、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动机等各种情况。
学校教育重点应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内在动力。在这方面,每个学生的特点不尽相同,教育者可以通过心理测验了解学生的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通过心理测验可以帮助教师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以便及时对其进行心理辅导或干预。心理测验是教育评价的重要工具,可以根据学生的智能、品德、个性的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素质教育。
大学英语四、六级测试从实施以来一直处于改革与调整中,但综合来看它都受制于语言能力理论和心理教育测量理论的发展。而今由于新的能力理论与现代测量项目反映理论(IRT)的提出与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使四、六级测试面临从传统纸笔考试走向计算机自适应考试(CAT)的重大的改革。
(2)在人才选拔及职业选择上的应用。
心理测验可应用于人才的选拔,尤其是对一些特殊人员的选拔,例如,对宇航员和飞行员的选拔具有明显的作用。在我国,1998年上海出现了第一家社会化人才测评机构---上海市任职资格评价中心,人才测评悄然兴起。随着我国各地纷纷建立人才市场,人才交流日益频繁,企事业单位越来越认识到现代人才测评方法在员工录用和培训中的作用。
目前,北京、上海、广东、福建、江苏、山东、四川等地区的人才测评业都已取得长足发展,已成为人力资源开发的新“热点”。可以说在我国,人才测评方法及其应用进入了一个繁荣发展的时期。不同的职业,要求人具备的心理素质是不同的。人才的选拔与培训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许多地方在选拔干部时都已使用了心理测验,以增加选拔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例如,选拔过程中采用“情境测验”的方法,让候选者在模拟情境中完成某项工作。具体做法是给候选者指定某一职位(如某一校长),让他们按这一职位的要求,完成该职位某些工作,其中包括文件处理、紧急决策等。根据候选者在上述情境中的表现来判断他(她)是否具有胜任该职位的能力。
除了人事选拔外,像高考等升学考试都属于人才选拔。随着社会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社会、组织需要了解其中的成员的特点,以便合理管理。作为个人也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特点才能够在社会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心理测验能够测量出人的各种特性,其中包括智力、性格、各种潜能与特长以及心理健康状况等。这些特征涉及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各个方面。由于心理测验的基本功能是测量个体之间的心理和行为差异及同一个体在不同情况下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因此,它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因此,心理测验对人才选拔及职业选择具有积极的作用。
(3)在医学临床上的应用。
心理测验的作用在临床上可以作为对各种心理障碍、精神疾病、脑功能障碍等有用的诊断工具。精神科医生经常遇到有关儿童心理方面的问题,有的儿童学习不好,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反应迟钝,究竟是智力方面的原因还是其他原因?
通过心理测验就可以帮助进一步分析了解孩子学习困难是心理原因还是生理上的缺陷。了解这些后,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帮助和指导。对于临床上的器质性精神病的鉴别,通常要借助一些专门性心理测验,如采用神经心理学测验方法,可以帮助对大脑损伤进行定位,同时通过心理测验可以帮助我们在对病人治疗中,了解其病情情况以及对其治疗后的康复情况作出判断。
临床诊断有多种方法,心理测验是其中的重要方法之一。随着整个医学模式向“生理一心理一社会”的方向转变,心理测验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在精神医学上,由于心理测验方法要比一般生理的、物理的和医学的诊断方法更具有其独特的方面,它可以在短期内获得个体的心理特质和心理障碍的资料,这些资料在系统性、客观性和可比性等方面都是其他方法所不能比拟的。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精神需求也日益增长。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也增加了人们的心理压力,因而心理障碍也随之增多,它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因为它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自杀率增加、犯罪率上升,甚至导致社会运转效率降低、资源浪费等。据统计,在美国,有1/4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在我国的青少年中,也有20%的人存在心理问题。这些人中的大部是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和疏导得到改善。如果忽视这一点,将会给当事人本人、家庭乃至社会带来巨大的痛苦。
心理测验中包括了若干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内容,如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16种人格因素测验以及罗夏墨迹图测验等。这些测验可以对不同的心理问题做出诊断,为心理咨询提供临床依据。
(4)对智能发育不全的早期诊断的作用。
心理测验可用于鉴定智力残疾情况,预测学习能力。智力缺陷的明显特征就是智力落后、低下与社会的不适应性,它主要出现在发育阶段。标准的心理测验常被用于诊断智力落后、脑损伤、精神障碍及其他病理状态引起的智力衰退方面。有关智力落后的定义,在美国智力落后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n Mental Deft.ciency,AAMD)编辑的专门术语和分类手册中规定,智力落后是在童年早期,表现在一般智力和社会适应行为方面有严重低于正常的表现。
因此,智力落后应包括智力损伤和个人适应困难。通过心理测验可以诊断智能发育不全的程度,从而提供对这类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教育。
来源:华人应用心理网
看世界五彩斑斓,心有多宽你就走多远!
心理测量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二):http://hi.baidu.com/haocn111/blog/item/3368bfd1ac0a9633622798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