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2015-12-28 10:53:52)分类: 数学教学 |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案例
第七单元
教学内容:课本119页,我学会了吗?
教学目的:通过学生综合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了解学生对本单元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习了20以内的加减法,你学会了哪些数学知识呢?
课件PPT出示:
进位加法:凑十法
破十法
退位减法:
想加算减法
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我们一起闯关试一试吧!
二、探究学习。
1.出示情境图,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果园里的数学问题。
(1)在果园里,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读信息找信息。如果有学生不认识的字,重点认识理解生僻字词的意思)
(2)这些信息很多很乱,你会对信息进行分类吗?
(学生尝试分类,逐渐统一分类标准)
(3)数学信息可以分为三类:
①和苹果有关的信息是一类;
②和兔子有关的信息是一类;
③羊有关的是信息一类。
2.根据这些信息,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学生提各种问题:加法问题……减法问题……)
(1)
①怎样列式?②为什么是加法?③怎样计算?④凑十法?
(找学生讲解交流上述问题,并板书比较交流)
(2)
①
②
(3)你还能提出什问题?
三、课堂总结
1.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会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吗?
2.本单元你好友哪些不明白的地方,说一说再写在问题口袋里。
教学反思:
本学期的教研组交流课的安排,一年级是排在最后的,已接近学期的尾声。所以,按照进度我们选择了最后一个单元的单元综合考查课《我学会了吗?》。关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按照综合整理的课型设计的。现实知识点的简要梳理,由于低年级学生识字有限,没有让孩子提前课前用知识树的形式整理,而是教师简要用课件出示,口头整理完成。
接下来在果园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寻找信息、提相互问题、解决问题,复习巩固加法减法。其中,关于信息的整理是一个难点。低年级学生,面对繁杂的数学信息,无从下手,要教会孩子分类,把有关联的信息放在一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板书到讲解,让孩子动脑想、动手写、动口说。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设计了闯关练习,并分小组竞争评比,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劳逸结合,设计拍手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