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令在小学一年级课堂中的应用
(2015-08-28 20:29:40)
标签:
育儿 |
分类: 教育管理 |
使用口令对于小学一年级的课堂来说,无论是在纪律维持上还是在教学效果上,都具有重要作用。这是有它的必要性和优越性的,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纪律方面
1、从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上来讲,一年级小朋友擅长动作记忆,口令使用过程中适当配上一些简单动作,有利于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这迎合了一年级小学生的需要。因为他们在幼儿园阶段已经接触并适应像“一二三,坐坐好”等口令。一年级口令的使用,正好起到一个衔接的作用。
(二)教学方面
1、首先,这是一种心理的暗示。课堂教学从一个环节过渡到另一个环节,学生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读书与写字之前在“口令”无疑是让学生在心里更快地适应下面的教学环节,更好的进入学习状态。
2、其次,这是一种教学环节的衔接。教学是有许多个教学环节构成,从一个环节过渡到下个环节,需要设置衔接的环节,这样才不至于突兀,学生也才能跟上教学的节奏。
3、再次,这还体现了《新课标》中的体验性学习理念。《新课标》对教学反复提出了“体验”的要求。这些要求的宗旨是呼唤转变全体学生的学习方式,呼唤在教育教学中实行体验性学习。
使用中需要注意的方面:
(一)口令对于一年级课堂的纪律维护和教学生成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在一年级课堂中适当运用口令能够提高课堂的整体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尝试着在课堂中运用各种各样的口令为自己的教学活动做辅助,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二)但是,口令的使用也要适度,并非越多越好,并且要有针对性,否则有可能会影响教学进度。试想,一个充斥着大量口令的课堂会让教学活动变得不连贯,而口令应该是衔接教学环节的工具,因此教师要注意对课堂中的口令的数量和时间进行把握。
(三)口令的适用对象也仅限于小学低段学生,而且以一年级为主,这是由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