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9可以分成0和9么?(转载)

(2015-08-25 20:45:36)
标签:

育儿

9可以分成09么?

在学生学习了“认识0”之后,我发现在教学数的组成时,学生就提出了向6可以分成06,一开始我认为为了帮助学生理解0+6=6  6+0=6 6-0=6 这样的的组合是可以的 所以我想当然的 让学生把含有“0”这样的组合放进了组合里。直到后来有一位老教师告诉我这样的组合在教学要求里是不规范的,我才意识到这个问题,究竟为什么9不可以分成09

通过博客我问了月亮老师这个问题,她很认真的研究了,下面附上她的理解:

9可以分成09吗?

今天上来,看到同教一年级的芸芸问:“月亮老师,数的组成中 学生提出9可以分成09,为什么这样是不正确的呢?教学规定组成不能这样分么?”关于这个问题,我曾经也有困惑,我们班孩子一开始也是分成0和几,后来我和办公室的老师讨论,他们都觉得教材没有这么分,就按教材的好了。我在班里和孩子们说了,既然分了,就真的分吧,如果分成的一堆是0,等于没有分啊,以后,我们说分成的时候就按最少为1来分吧,好不好?从此,学生都不再分成0和几了。今天看到芸芸提出这个问题,真是后生可畏,其实,我早就有困惑,为什么我没有像芸芸这么善于反思呢?带着芸芸的这个问题,我在网上查了大量的资料,举一些例子如下:

师:把6个苹果分给爷爷,奶奶,你是怎样分的?

1:爷爷分1个,奶奶分5个。

2:爷爷分2个,奶奶分4个。

3:爷爷分3个,奶奶分3个。

4;爷爷分4个,奶奶分2个。

5:爷爷分5个,奶奶分1个。

……

这时,旁边还有一个学生小声地说:“我爷爷不喜欢吃苹果,所以我给爷爷分0个,奶奶分6个。”当时上课的老师没有听到这个学生的说法,可能这个上课的老师课前就没预设到这种情况吧。我觉得这个问题来得很突然,教材上也没这种分法。但是我们老师要灵活运用,正确处理,合理挖掘教材。

分析:

我觉得这个学生很有自主性,他真正做到了把学的知识联系到生活实际中去了。验证了新课标中的“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新理念。我认为这种分解方法是对的。其理由如下:

一、从学生思维角度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分6个苹果抽象出数的分与合,可以帮助学生发展思维和用语言描述数学。教师可以同过学生的操作判断学生思维过程的对与错。这为学我生正是同过自己平时的生活中观察到的爷爷不喜欢吃苹果,才把6个苹果全分给奶奶的,最后得出6可以分成06。这种情况在实际生活中的确存在,其分法顺理成章,合乎情理。虽然教材没提供这种分法,但教材只是给我们提够了一个范本,而教学过程是一个“可变的量”,在这个过程中生成的知识可能回超越教材,学声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发挥独立思考的潜能,实现自己的的“再创造”。为学生窗造合乎规范,但于教材发生冲突时,教师要敢于打破范本常规,走出教材的束缚,鼓励学生的独创精神。

二、从0归自然数看

新课标教材把0归为自然数看,0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我们不能因为0表示没有而否定它的存在。0既然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那么6个苹果就可以分成0个苹果和6个苹果,这种分法是合乎逻辑的。所以6可以分成06

三、从加减法的意义看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加法。已知两个数的和于其中一个数,求另一数的运算叫减法。数的分与合实质上是为加减法铺垫的,分发展为减,合发展为加,如果6不能分成06,,那么6060两道算式怎样解释呢?

综上三点认识,我认为一个非零的自然数都可以分成0和它本身。

这个问题归根结底是明确“0”是否为自然数这一概念。

从历史上看,国内和国外对于0是不是自然数历来有两种规定:一种规定0是自然数。另一种规定0不是自然数。建国以来,我们国家的中小学教材一直规定自然数集合不包括0    现在,国外的数学界大部分都是规定0是自然数,为了国际交流的方便。《国家标准》中规定.自然数集包括0。因此在我们新出版的教材中。按照《国家标准》进行了这样的处理,原来的自然数集合现在称为正整数集。同时,我们也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规范使用了一些数学符号的表示方法。

这么说来,9可以分为09应该是对的。但为什么教材没有这么要求呢?也许是因为实物分成两堆,如果让其中一堆一个也没有,一年级孩子理解起来太费神,但如果说90组成9,当然是可以的。

各位朋友,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大家踊跃参与讨论。

看了月亮老师的见解,我真的学到很多,不仅是知识上的丰富,更是被月亮老师那种对问题深入研究的态度以及思想的感染!是的,小问题也是值得我们好好深入学习研究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