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对称图形剪纸》活动方案
(2013-01-15 11:27:27)
标签:
杂谈 |
综合实践活动——《对称图形剪纸》活动方案
三年级学生求知欲、好奇心强,很乐于动手和参与学习。他们是从直观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发展的起始阶段,在培养其概括、推理等思维能力时,仍需要具体形象、感性材料的支持。另外,他们属于无意注意占优势的年龄阶段,注意的范围仍很小,注意的分配能力也还很弱。在意志方面,虽然学生意志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所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容易冲动,不能始终一贯地控制自己。针对三年级学生进行《对称图形剪纸》的活动教学时,我采取了从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通过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折、画、剪的一系列体验,使学生对对称图形有初步的认识。
2.组织学生由浅入深地、循序渐进地完成比较简单的对称图形剪纸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继承发扬中华民族剪纸艺术的思想感情。
二、活动环节
以“引、学、做、评、赏”课堂教学环节为基础,具体有以下步骤。
(一)‘引’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一上课,我将扑克牌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谈话,引出扑克牌的一种花色“黑桃”,并提问:如果让你又快又好地剪一枚黑桃图形,你怎么做呢?学生经过讨论后回答,教师边演示课件边讲解什么是对称图形,从而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学’充分利用课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体验中进行自主学习和发展。
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学习的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
1.剪单独对称图形
2.剪二方连续对称图形
(三)‘做’以激励性评价原则为主,及时肯定学生的探究成果。
教师小结:我们上面学习了单独对称和二方连续对称图形 折、画、剪的方法,下面该同学们自由创作了,利用你手中的剪刀和彩纸,剪出你喜欢的图形。这时,教师放轻松舒缓的背景音乐,学生动手创作,并把自己的好作品贴到前面展板上来,比一比哪个组创作的作品又多又好。学生创作的积极性特别高。
(四)‘评’技术评价总结阶段
师生共同观看展板,挑选图案设计精美,剪法熟练的作品,组织学生互评,增强他们的质量意识。针对较好的探究过程和方法给予充分的肯定,尤其是对有创新意识的作品给予表扬,以增强并提高学生的技术意识。
(五)‘赏’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审美意识。
评价完学生作品,请同学们欣赏一幅幅精美的单独对称和二方连续对称图形剪纸图案,从而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开阔了眼界,更增强了他们对剪纸这门传统工艺的喜爱之情。
三、针对《对称图形剪纸》的活动反思
综合实践课既要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劳动技术的内涵及特性,又要发展综合实践和探究发现的能力。本节课在注意了解劳动技术学科内涵的基础上,注意发展学生以上两种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开发性。这节课不是就书本论书本,而是从学生喜爱的娱乐活动——扑克牌入手,体现对称图形的特点。
2.合作性。本节课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体现了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共同研究,以小组为单位向全体学生展示了自己精美的作品,由于学习者的积极参与,高密度的交互作用,教学过程不再仅仅是一个认知过程,还是一个交往与创新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3.综合性。本节课通过向学生介绍表现对称图形剪纸的音乐、绘画等多种形式的艺术作品,体现了学科之间的综合,在教学过程中融表现、应用、欣赏、评述为一体,同时,教师提倡为传统的民间工艺做出贡献,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从小关注社会,将劳技与现实社会相联系,体现了综合实践课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