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
(2012-10-30 20:34:15)
标签:
杂谈 |
分类: 环境教育 |
三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
环境与人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我国把环境保护列为一项基本国策。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为提高我班学生的环境意识,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在创建绿色学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环保教育,大力推进本级部的素质教育。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天人合一、资源有限、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
二、目标任务
1.学生获得环保的基本知识和观点,懂得最基本的环境理论。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环保的内在动机。
3.懂得家庭和自己怎样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三、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美丽的家乡
第二单元珍爱生命
第三单元简朴生活
第四单元实践活动
四、基本措施
环境教育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教育,应当多渠道、全方位进行。
(一)备好课上好课
要把这项教育开展得扎实深入,必须开发环境教育课程并把其作为基本载体,以便使环境教育比较系统地开展。备好环境教育课教案,上好每一节环境教育课。认真备课,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从实践中发掘学生的感触点。教导学生自主学习,做到环境保护自主性。生活中学习中,师生互相监督。创设环环相扣的环境教育途径,使学生初步树立环境意识。
(二)学科教学有机渗透
充分重视,对各门学科,特别是重点学科的课本内容进行分析、归类,选出有关环境保护的篇目,适当地进行补充和扩展,使这些课文的教学与环境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树立环境意识,达到渗透目的。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寓环境教育于孩子们的实践活动之中,让他们在愉快的心情中很自然地接受环境教育,这样既丰富了环境教育内容,又达到了提高孩子们各种参与能力的目的。
一是结合学校原有课程,有意识地渗透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爱护洁净环保教育;二是结合乡土教材,专门开设环保课;三是利用课外活动学生分小组进行环保小分队活动。
(四)营造校园的环境教育氛围
良好的生存环境给人以美好性格的塑造和心灵的陶冶,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现代人应有的素质。因此,老师应注意在自己的班里、校园里创设优美环境,诱发孩子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让我们的教室、校园美丽起来。
五、教学进度
周次 |
教学内容 |
课时 |
1 |
第1课自然美景看不够 |
1 |
2 |
第2课齐鲁风情 |
|
3 |
第3课丰富的资源 |
|
4 |
第4课我的家乡 |
|
5 |
国庆假期 |
|
6 |
第5课小草的微笑 |
|
7 |
第6课帮蚯蚓回家 |
|
8 |
第7课笼中的小鸟 |
|
9 |
第8课小树的“哭”声 |
|
10 |
第9课树是谁的家 |
|
11 |
期中考试 |
|
12 |
第10课池塘是谁的家 |
|
13 |
第11课一件衣服穿多久 |
|
14 |
第12课铅笔的对话 |
|
15 |
第13课餐桌上的剩菜 |
|
16 |
第14课水龙头别流泪 |
|
17 |
第15课一度电的用途 |
|
18 |
第16课话说包装 |
|
19 |
实践活动:我身边的浪费现象 |
|
20 |
实践活动:保护野生动物 |
|
21 |
期末考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