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适时点拨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2012-04-15 19:20:02)

适时点拨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新课程语文教学标准要求学生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而老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于是,教师在课堂中恰到好处的运用点拨教学,优化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就我讲的《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谈谈我是我是如何适时点拨的。
         一、适量点拨
      课堂上紧扣教学目标筛选有价值的,又容易被忽视的词句、重点语段进行点拨。因为这些词句“不仅有显隐题旨之功,更有聚光、凝神之能,而且能起到制约全文各部分的作用”。学生搞懂了这些词句,对理解文章有重要作用。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有这样一个问题,“从哪可以看出这是一场大地震”,学生汇报时,有的说:“我从时间------几分钟看出地震发生在瞬间,时间短”,有的说:“我从房倒屋塌,看出地震程度大”,有的说:“我从几万人受到伤害看出人们处于危难之中”,还有的说:“我从昔日那个漂亮的三层教学楼,现在已变成了一座废墟,看出这是一场大地震”。当我听到同学汇报到这时,我抓住机会适时点拨到:“大家看这是个什么句?”孩子们一愣,继而马上有人说:“这是个对比句”,“那从‘今’和‘昔’这个词,‘美丽’和‘废墟’这个词,我们更可以看出这时一场大地震”。您看,适量的点拨让学生明白,理解课文内容不仅仅要抓住重点句子,更重要的是要抓住重点词语。

另外,我会在每一课选择一个重点段进行点拨教学,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多方训练综合分析。这样做意义很多,抓住了重点段落,就抓住了主题,就突出了重点,就突破了难点,也就能带来牵一发动全身,以少胜多的效果。
       二、适度点拨
       课堂点拨力求点拨出语文味来,即真正使学生嚼出一点味道来或者把学生引向语文审美阅读的轨道,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的识字环节,每堂课学生都会运用“偏旁加熟字、换偏旁、加偏旁”等方法记住很多字。但孩子们自由说和补充时,明显有点杂乱无章,想到哪说到哪,当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汇报完后,我及时的说出了我的方法,我拿出了课前准备好的许多偏旁卡片,有规律地摆在了我需要换偏旁或需要加偏旁的字边,顷刻间,黑板上的字就像变魔术一般,变成了其他的字,孩子们忍不住发出了惊呼声,我又适时的告诉孩子们,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掌握规律,那样,学习才会有条不紊的进行。


      三、适时点拨
      课堂点拨关键是教师能明察学生思维的火花,及时加一把火。适时点拨一方面是在学生遇到疑难时,采用艺术化的点拨,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另一方面是学生在遇到疑难、把握不准时,教师及时指点思考分析的途径,拨通知识理解上的关卡,拨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学生的研讨活动得以继续进行。适时点拨还包括在学生思维误入歧途时,教师迅速捕捉,作为新的教学内容,凭机智的点拨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写字环节有这样一个问题,按照惯例,很多同学都补充说明了哪些字音应重点记,哪些笔画应特殊强调,这时我适时点拨,“大家观察,这时字中,‘拥’‘抱’‘掘’‘挖’‘漆’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它们的书写规则是左窄右宽。”这样的点拨,就是交给了学生归类识字的好方法。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总之,实施点拨教学的经验告诉我:点拨是一把火,促使学生的思维放出火花。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艺术化点拨,能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创造,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