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博智慧救助|“大网格+大数据”为温情救助智慧赋能,兜牢民生保障底线

产品概述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兜底性和基础性制度安排,近年来,各级民政部门为强化兜底责任,深化改革创新,坚持问题导向,破解发展难题,围绕温情救助改革、社会救助“放管服”改革、主动发现机制,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探索建设“一门受理、一网通办、智能识别、数据汇集、阳光运行”的智慧救助新格局。
新博科技结合国家省市的总体要求建设智慧大救助管理服务平台,加快信息化和大数据在社会救助领域的运用,社会救助由分散受理向集约集成、“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的转变,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总体思路,以统筹救助资源、增强兜底功能、提升服务能力为重点,实现救助领域“最多跑一次”的目标完善法规制度,健全体制机制,强化政策落实,坚持统筹兼顾,加强政策衔接,形成兜底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合力。
项目介绍
1
困难群众大救助数据库
与人社、医保、卫健等多部门数据共享交换,进行清洗、比对、整合,建成集基本信息、户籍信息、医保信息、社保信息、教育信息、资金发放信息、历史救助信息、救助政策信息、电子证照信息等信息的困难群众“一户 一档一策”大救助数据库,摸清家底,为精准管理服务奠定基础。
2
数据汇聚展示中心
根据困难群众大救助数据库数据,对救助对象、救助资金、救助部门等进行综合性统计、分析、研判、挖掘 等,基于可视化平台,建设集大救助项目的数据汇聚、智能研判、监测预警、组织协调、绩效考核于一体的救助 数据汇聚指挥调度中心,便于领导准确、实时、全面地掌握和指挥调度。
3
社会救助“一站式”受理管理系统
一站受理不同渠道困难群众的申请救助信息,系统根据困难群众基本信息以及救助内容自动将信息分派给对应部门进行审核,实现“前台受理、后台流转、部门协同、流程跟踪”的创新格局。
4
专项救助项目部门管理系统
建设和大救助相关的各部门项目管理端口,用户可以查看相关部门救助信息及其历史数据,可查询困难群众所 属地区、姓名、身份证、性别、年龄、联系电话、申请时间(始)、申请时间(止)等字段的数据。
5
智能研判管理系统
系统实现服务诉求数据化,将全市各救助部门的救助对象、救助标准、救助方式、救助内容等各项指标信息统一入库,系统以困难群众身份证号作为唯一性的关键字段智能研判该困难群众已享受救助类别、还可以享受救助清单等。为基层工作者提供一键式的智能研判服务,实现政策精准匹配。
6
救助预警系统
通过与公安,人社,交警,残联,医保等部门对接的数据与系统数据库已有数据进行筛选,分析,比对,实现死亡减员、致贫风险等信息变更情况智能提醒,确保各类资金发放精准高效,实现精准识别困难群众,做到“政策 找人”,减轻基层工作负担。
7
智慧大救助系统应用
7.1 掌上微救助
为实现精准救助、智能救助,体现政府温情社会救助的政策方针,建设 移动端“定向救助”等申请方式,同时针对不了解任何政策的困难群众,增加“诉求反应”、“申请记录查询”等方式,方便困难群众及时反馈需求,同时扩展完善大救助各部门的专项救助内容和流程。
7.2 微信公众号集成
集成掌上微救助至民政微信公众号,对民政相关动态新闻进行发布展示,方便群众了解政策,走进政府,进一步畅通群众申请渠道。
产品亮点
1
一体化集成
整合救助业务。平台涵盖多个救助部门三十多项社会救助业务在线办理。集成各方资源。建立政府救助资源库、救助对象和资金数据库、社会力量救助资源库。规范服务标准。推动社会救助全流程全业务规范化、标准化阳光运行,实现科学规范救助。
2
智能化研判
平台对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历史救助资源数据库,打通数据链条,实现救助数据的智能筛选研判。系统智能研判、自动精准匹配救助政策,并实时对接推送相关救助部门办理。平台与医保系统对接,通过对当年大额医疗费用支出对象的自动预警,构建返贫监测预警体系,主动发现因病致贫对象。充分运用救助大数据,监控分析救助项目、救助对象、救助资金、居民反馈、业务推送、部门办理、警示预警等指标,为政策优化和制度设计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参考。
3
网格化联动
联合市政法委打造“网格+社会救助”体系,出台《关于建立网格化社会治理与社会救助联动机制的实施意见》,形成“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的工作模式。通过网格化管理实现主动发现、主动救助,并建立动态监测预警机制。
4
社会化动员
搭建线上线下社会力量参与救助服务平台,促进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深度参与社会救助,实现政府兜底救助保基本和社会力量参与救助促提升的良好互动。
5
制度化运行
成立社会救助服务中心,进一步强化其组织协调和中心枢纽作用。积极推动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救助协作机制创新。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完善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过程中需要跨部门协调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