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上海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青浦老城厢2【宝庆街等】

标签:
青浦盈浦街道青浦南门街青浦宝庆街万寿塔 |
分类: 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 |
探寻上海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
青浦老城厢 2【宝庆街等】
2004年,盈浦街道建立时,因地处原盈中乡和青浦镇老城区,故各取一字,命名为盈浦街道。
青浦镇老城区,宋代为一小村,以控淀湖而为吴门要冲。地在横泖岸边,古称横溪。元时有大姓唐氏在此贩卖竹木,逐渐发展成大市,遂称唐行镇。
明万历元年(1573年)复置青浦县时,因以位置适中,县治由青龙镇移此,翌年开始修筑城墙,明万历三年(1575年)建造县署,自此至今,一直成为青浦县县城。
清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商业街太平桥以北曾遭大火,延烧数十家。清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东征,曾占领县城两年之久,清同治元年(1862年),清军与洋枪队攻城,城内被大炮轰击,废墟连片、街不成市。清宣统二年(1910年),划自治区时,镇属城厢区。
解放后仍称城厢区,后改为城厢镇。1980年,在地名普查时,就行政区划同名问题更名为青浦镇。
青浦老城厢地区行政区划沿革:
1958年,建城厢人民公社。1958年,撤销新桥人民公社建制,所辖的区域分别并入赵屯人民公社、城厢人民公社。1962年,析出城厢人民公社所辖的部分区域,建城东人民公社、城西人民公社、香花人民公社。1962年,城厢人民公社(老城厢地区)恢复为(青浦)城厢镇,为青浦县县属镇。1980年,就行政区划同名问题更名为青浦镇。2000年,撤销青浦镇、环城镇建制和上海青浦工业园区农村工作委员会机构,所辖区域建立新的青浦镇。2004年,撤销青浦镇建制,新建夏阳街道、盈浦街道,青浦老城厢地区隶属于盈浦街道。
宝庆街:
宝庆街位于青浦老城厢东南部,街道呈南北走向,曾在街道南端有宝庆桥。青光绪年间出版的《青浦县志》——青浦街巷中已有宝庆街的记载,也称码头街下街。
码头街:
宝庆街位于青浦老城厢东南部,街道呈南北走向,形成于清代,清同治四年(1865年),青浦县治图已称其为码头街,是当时来往船只转运物资重要场所。解放后,填河筑路,码头街成为县城内重要的商业中心。
交通:
青浦11路、17路、19路到城中东路宝庆街站。
青浦1路到城中南路老朱青公路站。
看点:
宝庆街、码头街。
南门街:76、78号陈宅(文保点);85号黄宅(文保点)。
学前街:66号胡宅(文保点)。
周边看点:
上海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青浦老城厢、朱家角。
宝庆寺、梓树(100年)
万寿塔(市级文保)。
曲水园(市级文保)及古树名木群。
青浦城隍庙(区级文保)。
青浦博物馆。
泰来桥天主堂(区级文保)。
崧泽古文化遗址(国级文保)及博物馆。
照片拍摄于2011.11.27、2013.11.09
无“上海的记忆”水印的图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