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浦东新区康桥镇——林石城故居

标签:
浦东新区康桥镇林石城故居横沔琵琶 |
分类: 博物馆、纪念馆、名人故居 |
探寻浦东新区康桥镇——林石城故居
“沔青村”名称由来及历史:
沔青村由横沔集镇农户及其周围农村组成,有9个村民小组,其中5个在横沔古镇镇区。解放初期,横沔古镇周围青年曾组织一个业余剧团,名为“沔青剧团”。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建立生产大队时,就取其为名。1959年沔青生产大队建立。1984年沔青大队改名为沔青村。
沔青村位于横沔古镇镇东北端,2组的凤家宅数百年来文人辈出;3组的钟家宅创建面粉业的钟万源闻名乡里;5组的林家宅近百年来名医传世;7组的奚家宅是百年老宅。
1999年,沔青村有672户,总人口1763人,劳动力1045人,耕地面积50.5公顷。与1984年相比,户数减少9户,总人口减少82人,耕地面积减少33.72公顷。
林石城故居:
林石城故居建造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占地面积355.82平方米,建筑面积295.8平方米。一正两厢布局,一层平房,坐北朝南,砖木结构,硬山灰瓦顶。正房面南5开间,中间为客堂,客堂名茂荆堂,宽敞明亮,堂内有看枋,雕有人物、花卉图案。故居是一座典型的江南风格民宅。
林石城(1922—2005年)南汇横沔人,琵琶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资深教授,琵琶研究会会长,是“中国当代琵琶泰斗”,民族音乐教育家。
林石城生于南汇横沔镇一个中医世家,同时也是精通琵琶演奏的音乐世家。自幼喜爱民族乐器,从父林玉如学医学艺。1941年,林石城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在家乡行医并参加横沔联谊国乐社演奏民族音乐,后拜浦东派琵琶名师沈浩初为师,专学琵琶,袭浦东派传统,由于勤奋好学,潜心钻研,终成浦东派琵琶高手与名家。当时,林石城先生已是沪上名医,对中医、西医融会贯通,善治许多疑难杂症,尤擅妇科不孕症的治疗。傅雷、刘海粟等社会名流都长年找他看病,他收入颇丰,家道殷实。但林石城先生说,“好大夫千千万万,沈师的传人只有我一个,不能让浦东派从我手上断绝”,早就立下了“弃医从乐”的志向。
1956年,林石城应聘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琵琶,为该院民乐系教授,肩负琵琶演奏、教学、研究三副担子。林石城教学40多年,受教学生遍及全国各地,涌现出许多琵琶演奏家和教学骨干人员。林石城整理出大量的浦东派琵琶传统曲目,并把传统琵琶曲目整理成演奏谱,使艺术精要得以久远留传。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改编、移植和创作了一大批新的曲目。著有《琵琶演奏法》、《琵琶曲谱》、《琵琶教学》、《工尺谱常识》、《养正轩琵琶谱》、《琵琶三十课》、《琵琶音阶及基本练习》、《琵琶制作》等。
长期以来,林石城与中央音乐学院、北京民族乐器厂、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等制作琵琶的师傅合作,对琵琶的制作进行改革,使琵琶的音色、音量、音域方面更优美、更完善。
交通:
632路、张南专线、川航专线等到横沔镇站。
看点:
上海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横沔古镇。
沔青村:林石城故居(区级文保)。
花园街:华氏宅(区级文保)、凤家厅(三普文物点)、翊园(市级文保)及古树名木群、翊园桥(文保点)、宁远桥(文保点)。
周边看点:
一王庙道观。
汤巷村:8组腊梅(100年)(圣母堂遗址)。
汤巷村:顾家楼天主堂(区级文保)。
怡园村:渔秧滩圣母领报堂(文保点)。
张江镇新丰村:银杏(500年)。
孙桥老街、陈桥老街。
上海迪士尼度假区。
照片拍摄于2015.06.07
无“上海的记忆”水印的图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