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闵行区莘庄镇——南张安老院、莘庄耶稣堂

标签:
闵行莘庄南张天主堂南张安老院莘庄耶稣堂 |
分类: 宗教场所 |
探寻闵行区莘庄镇——南张安老院、莘庄耶稣堂
南张安老院(南张天主堂):
南张安老院原为南张天主堂,位于闵行区秀文路485弄50号(原莘庄镇明星村南张)。南张天主堂原先在南张村西侧的钱家塘北,人称“张宅家堂”,堂名为“若瑟善终立保”,乡人俗称“圣母立报天主堂”。
张宅家堂始建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堂屋由娄县三十五保财主张渠卿捐赠。1898年上海地区发生饥荒,饥民欲抢地主粮仓,神父为保护教徒的利益,出面阻拦,饥民愤而烧毁教堂。教堂与官府交涉,要求捉拿祸首,并给予赔款。娄县知县在法国教会的压力下,在徐家汇天主堂与教会方面议定,赔偿1.8万两白银,并向乡民摊派作为补偿来源。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秋,南张天主堂新教堂落成,占地面积达2806平方米。新建主堂坐北面南,面阔三开间,进深五间,堂内以西式构架形成高耸空间。主堂正立面开设三个拱形门洞,堂前的半圆形花园广场四周环有36根石柱,罗马式建筑气势夺人,因此人称“小罗马”天主堂。
解放后,南张天主堂长期似开似闭。后因“WG”爆发而封堂,堂顶被拆,曾一度改作上海县精神病人寄托站。
1988年12月,南张天主堂复堂,奉“大圣若瑟”为主保,又称善终堂。并在这里设南张安老院,安置曾在上海教区各堂口服务过的、年老体弱、生活又有困难的年老贞女,教堂成为居住于此养老的老年贞女进行宗教活动的内部场所。
莘庄耶稣堂:
莘庄耶稣堂位于闵行区莘浜路551号莘庄公园西侧,原名“莘庄聚会点”。1989年4月设立,开始是十几个人的家庭聚会。1993年2月21日起,迁入八十平方米的蘑菇棚,聚会人数从二百逐渐增加到一千多人。1995年申请登记为聚会点。2003年因消防整改,把毛竹油毛毡棚翻建成铁棚教堂。铁棚教堂建筑面积1536平方,占地面积三千平方。2004年4月改名称为莘庄耶稣堂。9月底,因莘庄公园扩建,铁棚教堂被拆除,重新造了第三教堂,就是现在的莘庄耶稣堂,到2005年4月24日新堂建成投入使用,目前在此参加宗教活动的教徒有2000余人。
交通:
南张安老院:173路、759路、763路、闵行8路等到水清路黎安路站; 189路、南江线、闵行21路、虹桥枢纽4路等到七莘路黎安路站。
莘庄耶稣堂:747路、闵行8路、闵行15路等到莘西路莘浜路站。
看点:
秀文路485弄50号:南张天主堂(市级文保、优秀建筑)。
莘庄耶稣堂。
周边看点:
莘建路115号:银杏*2(200年)。
临春路388号:闵行区烈士陵园、赵季昌烈士墓、四烈士墓(均为文保点)。
陆昌庙及银杏(500年)。
莘庄公园:朋寿园钱福诗碑(区级文保)、莘野梅园旧址、御勑龚情碑(文保点)、龙柏*10(100年)、瓜子黄杨(120年)、雪松(100年)、黑松(100年)、香樟(100年)。
照片拍摄于2014.06.28、2013.11.03
无“上海的记忆”水印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