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上海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嘉定老城区(13)【嘉定南门】

标签:
嘉定嘉定南门南水关城墙疁南街 |
分类: 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 |
探寻上海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
——嘉定老城区(13)【嘉定南门】
嘉定城墙:
宋朝嘉定十二年(1219年)首任嘉定知县尚衍孙筑土城,设四关。元朝至正十八年(1358年)张士诚部将吕珍改用砖石修筑城墙,周长1694丈,高1.5丈,基宽4丈,面宽3丈,设4座城门,并辟东西南3座水门。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城墙毁坏,正德七年(1512年)知县王应鹏为防流寇重筑土墙。嘉靖十五年(1536年)知县李资坤辟北水门。嘉靖十九年(1540年)知县马麟为防海寇增高土墙,城高1丈多。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知县万思谦为防倭寇用砖石砌城墙,周长2266丈,高2.6丈,基宽5丈,面宽3丈工程历时5月。嘉靖三十三年八月,知县杨旦继续筑城,并修建南、西、北3门子城,增筑东门子城,裹铁为门,又建城堞2369垛,增辟东南门水关,称朝阳门,清代阻塞。城墙加高0.4丈,分筑望台16座,守铺34间,四城门各建城楼1座。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知县熊密东移南水关称汇龙关。万历三十年(1602年)知县韩浚增置雉堞144垛,建御敌台33处,守铺36间,瞭望四方隅房各一。明天启至清朝宣统二年(1910年),对城墙先后进行14次修建。
民国十五年(1926年)修葺城楼、月城。民国十七年(1928年),县建设局拆除南门月城,民国十九年拆除北门、西门、东门月城。民国二十年修东、北二门城墙约15公尺,此乃嘉定城的最后一次修理。
解放初期,城墙、城楼已破损不堪。1951年起县人民政府陆续把城砖及底部石块拆除移作他用。1956年5月,经江苏省委批准,拆除北门、东门、南门城楼。1958年12月拆除西门城楼。
1996年,尚有残存西门城墙和南门城墙各一段。西门城墙,练祁河南长70米,高4米;人民街北长133米,最高处5.1米,厚度1—1.4米。南门城墙,位于南大街西长112米,最高处4.5米;南大街东长16米,高4.5米,厚度1.2米。
南门水关:
南门水关位于南大街东150米,跨穿城横沥,连结南城河东街和南下塘街。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始建。1952年拆城时,水关上部建筑基本拆除,仅存水关和水关桥,可行人。1991年在原址利用尚存部分加以修复。修复后的南门水关东西长12米,南北宽9.3米,高8米。上关有花岗石砌成的石阶,西端石阶13级,中有转弯平台,东端石阶19级。石阶两侧有石栏、望柱。关上部砖砌城墙、城堞,每城堞有1瞭望孔。上部中央有长方形井孔,可往下直视水关水面。
疁南街:
因在隋唐时,嘉定为昆山县疁城乡,故嘉定在建县以后,别称也称为疁城。疁南街位于嘉定南门吊桥外,旧时也称作南门外大街。并由此向南延伸到石冈门的篾竹村(周家村),可直达马陆、南翔、上海等地。在2010年前后,疁南街启动旧区改造工作,根据规划将建设成为嘉定南门商务区。
看点:
嘉定南门城墙遗址、嘉定南门水关(均为市级文保)。
周边看点:
上海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嘉定州桥、嘉定西门;
嘉定孔庙(国级文保);
汇龙潭公园;
沙霞路:77弄汇龙公寓广玉兰*2(100年)、74号蒋氏住宅(区级文保点);
上大嘉定校区:陶庵留碧碑(区级文保);
嘉定紫藤园。
嘉定南水关公园——嘉定籍名人
嘉定南水关公园——嘉定籍名人
嘉定南水关公园——嘉定南水关
嘉定南水关公园——嘉定南水关
嘉定南水关公园——嘉定南水关
嘉定南水关公园——嘉定南水关
嘉定南水关公园——环城河对岸的绿地
嘉定南水关公园——嘉定南水关
嘉定南水关公园——嘉定南水关
嘉定南水关公园——嘉定南水关
嘉定南水关公园——嘉定南水关
嘉定南水关公园——嘉定南水关
嘉定南水关公园——嘉定南水关
嘉定南水关公园——嘉定南水关
嘉定南水关公园——嘉定南水关
嘉定南城墙公园
嘉定南城墙公园
嘉定南城墙公园
嘉定南城墙公园
嘉定南城墙公园——土城墙遗迹
嘉定南城墙公园——土城墙遗迹
嘉定南城墙公园——土城墙遗迹
嘉定南城墙公园——土城墙遗迹
嘉定南门地图
照片拍摄于2011.06.29、2014.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