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闵行区华漕镇——纪王集镇

标签:
闵行纪王大圆通寺寅春庙桥古树名木旅游 |
分类: 乡镇集镇老街 |
探寻闵行区华漕镇——纪王集镇
“纪王”由来及历史:
宋元间,吴淞江潮汛肆虐,江畔居住着7户纪姓渔民,名七家村(纪王村的前身),为镇此灾祸,立纪王庙,祀汉将纪信以镇之。从此,到纪王庙来烧香的人越来越多,不久就形成了一个不小的集镇,称纪王庙市。明万历年间称临江,又名淞南,方广一里,清康熙年间多市肆,户口日盛。乾隆60年(1795年)称纪王庙镇,属嘉定县管辖。1958年,吴淞江以南的纪王地域从嘉定县划归上海县管辖。
“大圆通寺”由来及历史:
大圆通寺原名纪王寺,系南宋纪信大将军忠清祠之旧迹,因将军宠信佛教,遂舍祠为寺,启建清净道场。自宋以降,古刹历经兴废,仰赖历代高僧大德得以兴盛,一时成沪上名刹。解放后,寺庙废弃,原址上建起了纪王影剧院。
2006年,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动迁工作也涉及了动迁范围内寺庙的拆迁工作。经调查,华漕镇有3座寺庙位于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动迁范围内,具体分布是:寅春庙,位于光华村寅春庙村民小组,占地面积约2亩,庙内有僧人4人;圆通寺,原名送子庵,座落于建设村徐车亭村民小组,占地面积约4亩,有僧人8人;古方林寺,原名张方庙,位于建设村牛家塘村民小组,占地面积约2.5亩,有僧人8人。为了更好地尊重和保障信教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满足信教群众的需求,根据《宗教事务条例》有关规定,对原零散的宗教产权土地进行了归并,对上述寺庙拆除后将重新建庙安置,规划设立华漕镇规模较大的寺庙,新建寺庙安置地选址为原纪王影剧院(纪翟路2779号)。纪王新大圆通寺,目前边筹建边开展佛事活动。
纪王新大圆通寺内,最夺人眼球的是一棵古老的银杏树,具有400年的树龄,估计是原纪王寺建造时所栽,编号:0098。
交通:
74路、189路、803路、古华线等到纪王站(纪翟路纪高路)。
看点:
纪王公园(纪高路598号):寅春庙桥(区级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大圆通寺(纪翟路2779号):银杏(400年)
周边看点:
上海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蟠龙老街;
诸翟老街、江桥老街。
照片拍摄于2012.05.26